西敦煌 东敦化(há) 西王母 东王公
(2017-01-06 16:19:44)
标签:
敦煌敦化西王母东王公伏羲 |
分类: 历史、民族、考古 |
——探访敦化石龙狮文化奥秘
宫玉海
中国西北的敦煌和东北的敦化(há),相隔超过万里,但其中却有着非常紧密的历史和地理的关联。
一、敦煌壁画的故事
在敦煌壁画里,有西王母和东王公的故事。有人不了解,以为是玉皇大帝和他的夫人王母娘娘。但是,在壁画中的形象却都是人面蛇身,其实就是伏羲的女娲。
古史说:伏羲与女娲为兄妹结婚,后分手,伏羲向东女娲向西。女娲由中国南方,经北部,到达西北,一路上留下石窟建筑,形成滇池边的石窟——大足石窟——大同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石窟一整条迁徙路线。敦煌石窟,在《山海经》注中被称为“西王母石室”,在金城西北。
四千八百年前,黄帝在西方之玄孙无骨(无皋)驻守敦煌石窟,其孙继无子(柬埔寨)南征不返,暹罗湾岸边建国,筑无哥(无皋)窟,纪念其祖父,命名首都为金边,即与金城之畔有关。
二、敦煌、敦化(há)都是墩荒
敦煌名称的由来,过去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可能是蒙语或塞族语,又有认为是突厥语等,但都无根据。1982年,笔者著文《敦煌的由来与乌孙的族属》,发表后,许多报刊转载。原来英语中的“敦”是Dune,“煌”为Whang,实际是一大片沙丘的意思。乌孙,即盎格鲁·撒克逊。但敦煌也是汉语,敦即墩,沙丘;煌,即荒,一大片。
同样,吉林省敦化,也是墩荒。经考察,敦化,当地人读为Dune há,há与hang音近,说明敦化原为敦荒;因重名而改为敦化。但人们仍按原来读法,所以为Dune há。敦化,由于处于陨石雨后之陨石群中而得名。不过,敦煌的墩是沙丘,这里的墩是石墩。一大片陨石,远远看去,就像一大群卧牛似的,黑压压一大片,各个体型巨大,所以不称块而称墩。
十年前,敦化小石河村发现巨型石龙狮陨石雕刻,有人认为是天然形成,当然是不可能的。六千年前,“伏羲东来,穷山拜石”,就到了敦化。穷山,即肃慎,龙狮,即伏羲氏国号,“曰龙师国”。
三、石龙狮与“汜林”石
敦化的石龙狮,是用一块最大的陨石凿刻而成,长期埋在地下,其周围还有龟石、蛙石、狗、马等石刻,还有斗型和三角符号等刻石。在石龙狮下还找到一座石像,头戴红色三角帽,正是伏羲氏的第二位夫人“女丑”。在水池中还发现了一块柱础,说明当时有建筑物存在。
陨石,在《山海经》中记为“汜林”,相当于英语的filin或fire,意思是燃烧的铁屑,所以也被称为陨铁。现在,敦化,有人认为陨石是“德林石”,不以为是陨石,当然是不了解此类石头的来源。汜林,读ferin,不读德林;但古无轻唇音,“汜”有可能读成hei或wei,与德(dei)相近。
《山海经·海外北经》:
范林三百里,在三桑东,洲环其下。
《海内南经》:
汜林方三百里,在猩猩东。
范林,应为汜林。三桑,即“三桑无枝”,即桑干河源。吉林省敦化,在桑干河源之东。“三百里”,范围很大,除敦化一部分地区,南面县内也有陨石,性状相同。至于“猩猩”东的陨石群,则是西藏中部的多湖地区,和敦化小石河的池沼一样,都是陨石降落时爆炸冲击出来的。这样广大的陨石区和陨石群,在全世界仅有两三处,,堪称世界之最。敦化陨石群,原来保存完好。近些年来,农民盖房,或打石出售,已消失大部。而今又有石料加工企业,专门用陨石制成板块,作为建筑材料出售,废料满地,非常可惜。
四、“二十四块石”佐证颛顼即耶稣
《约书亚记》中有“以石为记”的记载:
以色列人就照约书亚所吩付的,按着以色列人支派的教目,从约旦河中取了十二块石头……他们把石头带过去,到他们所住宿的地方,就放在那里。约书亚另把十二块石头立在河中,在抬约柜的祭司脚站立的地方,……他们从约旦河中取来的那十二块石头,约书亚就立在吉甲,……说:“日后你们的子孙问他们的父亲说,这些石头是什么意思?你们就告诉他说,以色列人曾走干地过这约旦河,因为耶和华你们的神,在你们前面使约旦河水干了……要让地上万民都知道耶和华的手大有能力,也要使你们永远敬畏耶和华——你们的神。”
这段故事是河里岸上共二十四石头,都摆在了岸上,为的是让子孙后代永远敬畏耶和华;后来也是纪念耶稣带领以色列人走过约旦河。
在敦化县的文物志中,也有二十四块石头的记载。在县城东门外江边,二十四块石摆成三排,每排八块,中间二排第二块已佚失,但肯定原有二十四块无疑。为什么敦化也有二十四块石呢?
敦化原名敦荒,就是“三百里”的陨石区之一部。二十四块石都是用陨石粗加工而成。后黄帝之子少昊“邑于穷桑”,当了东北王。因为有凤凰来仪,所以四方立城;北方为玄鸟城,西方为白鸟城,南方有两赤鸟即朱雀城,东方为青鸟城,就是敦化,日本语青为ぁぅ,青鸟即ぁぅどり,即敖多力,后来简称为敖东城。
颛顼之女曰女修居住在敖东城,因与爱斯基摩小伙子结合而生皋陶,以地为名,姓爱新觉罗。颛顼即耶稣,皋陶为其外孙,自小受到颛顼与帝喾的教诲,很有德行,曾赴北非管理南方,为大祭司,并号称“天下第一清官”,在敦化立二十四块石,自然和颛顼即耶稣的活动有关。东西方的二十四块石为同一性质,即纪念耶和华和耶稣的石阵。
六千年前,“伏羲东来,穷山拜石”,在敖东城外小石河村陨石群中立石龙狮,标志国号,又有相应建筑和蛙、龟、狗、马等石刻,成为伏羲文化遗迹。五千年前,少昊金天氏在东北立肃慎之国,敖东城成为两代人的观天制历的根据地,因此十分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