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史·王岩叟传》

(2014-08-20 15:08:48)
分类: 文言文练习

王岩叟字彦霖,大名清平人。幼时,语未正已知文字。年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调栾城簿、泾州推官,甫两月,闻弟丧,弃官归养。有诏近臣举御史,举者意属岩叟而未及识,或谓可一往见。岩叟笑曰:是所谓呈身御史也。卒不见。

哲宗即位,用刘挚荐,为监察御史。上书论社稷安危之计,在从谏用贤,不可以小利失民心。江西盐害民,诏遣使者往视。岩叟言:一方病矣,必待使还而后改为,恐有不及德泽而死者。愿亟罢之。又极陈时事,以为不绝害本,百姓无由乐生;不屏群邪,太平终是难致。迁侍御史。两省正言久阙,岩叟上疏曰:国朝仿近古之制,谏臣才至六员,方之先王,已为至少。今复虚而不除,臣所未。岂以为治道已清,而无事于言邪?人材难称,不若虚其位邪?二者,皆非臣所望于今日也。愿趣补其阙,多进正人以壮本朝;正人进,则小人自消矣。

质孤、胜如二堡,夏以为形胜膏腴之地,力争之。延帅欲以二堡与夏,苏辙其议,奏曰:近边奏稍频,西人意在得二堡。今盛夏犹如此,入秋可虞,不若早定议。意在与之也。岩叟曰:形势之地,岂可轻弃,不知既与,还不更求否?议遂止。

六年,拜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入谢,太皇太后曰:知卿才望,不次超用。岩叟又再拜谢,进曰:太后听政以来,纳谏从善,务合人心,所以朝廷清明,天下安静。愿信之勿疑,守之勿失。复少进而西,奏哲宗曰:陛下今日圣学,当深辨邪正。正人在朝,则朝廷安,邪人一进,便有不安之象。非谓一夫能然,盖其类应之者众,上下蔽蒙,不觉养成祸胎尔。两宫深然之。宰相刘挚为御史郑雍所击,岩叟连上疏论救。挚去位,御史遂指为党,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郑州。明年,徙河阳,数月卒,年五十一。

(选自《宋史·王岩叟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恐有不及德泽而死者  被:蒙受

B.臣所未               谕:明白

C.苏辙其议             主:主持

D不次超用               不次:不依寻常次序,即破格

 

 

 

6.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王岩叟敢谏的一组是              (  )

是所谓呈身御史也 上书论社稷安危之计 愿趣补其阙,多进正人以壮本朝 两省正言久阙 力争之 愿信之勿疑,守之勿失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岩叟年幼时就聪明过人,科举考试连连取胜,刚做官两个月就辞官回家奉养父母。他为人正直,不愿去阿谀奉承别人。

B.王岩叟担任监察御史时,常常上书朝廷,为朝廷献计献策;敢于谈论国家安危,敢于直言,对朝廷忠心耿耿。

C.王岩叟在外交事务上极力维护国家主权,反对把地理位置优越的两座城堡给西夏人,认为如果自己不给,西夏人就会停止要。

D.王岩叟于元祐六年被任命为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是被朝廷破格提拔的。对此,王岩叟到朝廷谢恩,并趁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诏近臣举御史,举者意属岩叟而未及识,或谓可一往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人材难称,不若虚其位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非谓一夫能然,盖其类应之者众,上下蔽蒙,不觉养成祸胎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

5C [主:主张。]

6B [是王岩叟对有人劝他去拜见推荐他担任御史的人的回答,说的是朝廷两省正言的职位已经空缺很久了,说的是西夏人极力争取两座城堡。]

7C [认为如果自己不给,西夏人就会停止要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由于王岩叟的反对,朝廷给地的主张得以停止。]

8(1)皇帝下诏书让近臣推荐御史,推荐的人中意王岩叟,但还没有和王岩叟相识,于是有人告诉王岩叟可以去拜见一下。(关键词:举、意属、或)

(2)(还是)人才难以称意,不如空着那位置呢?(关键词:称、虚)

(3)并不是说一个人能这样,而是这一类的人应和的多,上下互相蒙骗,不知不觉中就埋下了祸患的种子。(关键词:然、应、蔽蒙、祸胎)

参考译文

王岩叟字彦霖,大名清平人。年幼时,话还说不好就已经认识字了。十八岁的时候,参加乡试、省试、廷对都是第一。调任栾城簿、泾州推官, 刚刚两个月,听说弟弟去世了,于是辞官回家奉养父母。皇帝下诏书让近臣推荐御史,推荐的人中意王岩叟,但还没有和王岩叟相识,于是有人告诉王岩叟可以去拜见一下。王岩叟笑着说:这就是所说的自荐求仕的御史。最终王岩叟也没有去拜见。

哲宗即位,因为刘挚的推荐,王岩叟担任监察御史。他上书谈论国家安危的计策,认为其在于接受建议任用贤能的人,不能因为小利而失掉民心。江西盐政残害百姓,皇帝派人去视察。王岩叟说:一个地方的老百姓疲惫不堪了,如果一定要等待视察的人回来再改变措施,恐怕有的等不及蒙受朝廷恩惠就死了,希望陛下立即改变措施。王岩叟又上书详细地陈述当前的事情,认为不杜绝危害的本源,百姓就不能安居乐业;不让那些奸邪小人退避,国家安定最终难以实现。升任侍御史。两省正言的职位已经空缺很久了,王岩叟上奏章说:朝廷仿效近代的制度,谏官仅仅六人,和古代帝王相比,已经是非常少的了。如今又空着位置却不设置官员,我不明白。难道认为社会已经安定清明,而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上奏了吗?(还是)人才难以称意,不如空着那位置呢?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我在今天希望看到的。希望能尽快补齐那空缺,多多引进贤能之人来使朝廷强盛,贤能之人被引进,那么奸邪小人自然就不会存在了。

质孤、胜如这两座城堡,西夏人把它们当做地形险要土地肥沃的地方,极力争取它们。守卫边境的将领想把这两座城堡交给西夏人。苏辙赞同这种主张,上奏说:近来边关奏章频繁,西夏人志在得到这两座城堡。如今是盛夏时节尚且如此,到了秋天自然可以预料,不如早早定下主张。苏辙的意思是把两座城堡赠给西夏。王岩叟说: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的地方,怎么可以轻易放弃,不知道给了西夏人以后,他们还会不会再来索要其他的呢?赠地的主张于是得以停止。

六年,王岩叟被任命为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王岩叟到朝廷谢恩,太皇太后说:了解你的学识和名望,所以才破格提拔任用你。王岩叟又拜了两拜谢恩,上前一步说:太后垂帘听政以来,接受各种好的建议,凡事都合乎人情,因此朝廷清明,天下安定。希望您能坚持这种做法而不要怀疑,坚守这种做法而不要停止。又稍稍上前而面向哲宗说:陛下今日学习,应该认真地辨别忠奸。忠臣在朝廷,朝廷就会安定,奸邪之人进入朝廷,朝廷就会有不安定的情况。并不是说一个人能这样,而是这一类的人应和的多,上下互相蒙骗,不知不觉中就埋下了祸患的种子。太皇太后和哲宗都认为王岩叟说得非常正确。宰相刘挚被御史郑雍弹劾,王岩叟多次上奏章救护。刘挚离开相位后,御史就诬陷王岩叟,说他与其是同党,王岩叟被贬为端明殿学士,任郑州知府。第二年,调往河阳,几个月后,王岩叟去世,时年五十一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