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病
(2025-10-27 08:23:30)
标签:
消化系统古方验方 |
分类: 内科 |
蛲虫俗称线头虫,寄生于小肠末段和结肠,雌虫于夜间爬出肛门产卵,引起局部发痒。儿童常有夜惊,睡眠不安,好咬手指甲等症状。
一、主治:蛲虫病。
处方:使君子、雷丸、蛇床子、鹤虱各等份。
用法: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枣核大,备用。于临睡前取丸1粒纳人肛门内。
二、主治:蛲虫病
处方:蛇床子9克、苦楝皮9克、防风6克、皂角1.5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蜜炼老,与药同调匀,作成条寸许,塞入肛门,使其自化,用1~2次,痒止而愈。
三、主治:蛲虫病
处方:黑白丑30克、槟榔(半生半炒)30克,三棱、牙皂各9克,莪术15克。
服法:共研为细末,以糖拌,温开水送下。4~5小儿每日3克,大人每日9克。
四、主治:蛲虫,肛门常发痒,便下有白线状之小短虫。
方名:净蛲汤。
处方:使君子仁4.5克,苦楝皮3克,槟榔4.5克,厚朴6克,广木香4.5克,黄连3克,黄芩3克,大黄3克,枳壳(炒)3克、麦芽(炒)3克。
制法:
服法:水煎服,空腹一次服下,二煎再服,小儿用量酌减。服后无反应,三剂可痊愈。
疗效:治愈患者颇多,一般服后均能根除,效力准确而无副作用。
摘录祖传秘方大全第67页。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