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痢
(2025-10-17 07:17:13)
标签:
消化系统古方验方 |
分类: 内科 |
红白痢因胃湿热内蕴,胃不消导,脾失健运,湿热夹滞所致。以痢下赤色,或如鱼脑,稠粘臭秽,排便次数频多,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等为特征。若病邪伤及气血,伤及肠络,下痢纯血者,叫“赤痢”或“血痢”。若病邪伤及气血,肠中气滞,肠络损伤,下痢赤白相兼,脓血相杂,腹中绞痛,排便次数频多,里急后重明显,叫“赤白痢”。
一、主治:红白痢
处方:萝卜汁一酒杯,生姜汁半匙,蜂蜜30克,陈茶3克。
服法:开水冲服。
疗效:连服三剂可愈。
二、主治:红白痢
处方:山楂60克,红白糖各30克。
服法:水煎4次分服,一日服完;小儿酌减。
注意事项:服后肠间雷呜,腹痛消失。
三、主治:红白痢疾。
处方:肉蔻9克,广木香片3克,赤石脂9克,砂仁4.5克,厚朴9克,干姜6克。
服法:水煎服。
四、主治:白痢
处方:生半夏24克,川贝母12克,硼砂12克,蟾酥5克,牛黄0.15克,木香0.2克,冰片1克。
制法:先研蟾酥,依次川贝母、半夏、硼砂、木香、牛黄,最后入冰片即成。
服法:每服3克,日服3次。
摘录祖传秘方大全第54页。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