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1中风

(2023-11-08 08:44:08)
标签:

脑系类病

古方

验方

分类: 内科

2.11中风

中风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脑血管意外。
中风之名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五脏之中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当是指现代所说的中风。
中风之病主要可分出血中风和缺血中风。

2.11.1出血中风
出血中风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出血性脑血管病。
出血中风指因风阳上窜,痰火内扰,气血逆乱,或因头颅受伤,内生脑瘤,使脑络破裂,血溢于脑,以出现突然昏仆、头痛、失语、偏瘫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经疾患。
依据
1、多有风眩等病史。年龄较大,常在50岁左右,亦有见于中青年者。多因情绪激动、剧烈活动或用力大便等诱发,或有头颅损伤等病史。
2、卒然跌倒,常见剧烈头痛、呕吐,大多迅速进入昏迷,或为神志臁胧、恍惚,出现偏瘫或全瘫,口眼歪斜,失语或语言謇涩不清,吞咽困难,二便失禁等症。
3、常有鼾声,呼吸深而慢,喉间痰鸣,血压增高。瞳孔不对称(病侧偏大)或缩小。眼底检查可有枧网膜出血与视乳头水肿等。
4、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可呈均匀血性,但亦可正常,CT扫描对出血情况可迅速准确的定性、定位、定量,而可藉以确诊。
辩证论治
一、风阳暴亢证:卒然剧烈头痛,眩晕,呕吐,肢体瘫痪,震颤或见抽搐,烦躁不安,面部潮红,或见昏迷,舌红、舌体震颤,苔黄,脉弦动。潜阳熄风。935、镇肝熄风汤 加减。
二、风痰闭神证:突然昏仆,肢体瘫痪,鼾睡痰鸣,或见抽搐,苔白腻,脉弦滑。搜风祛痰开窍。391、苏合香丸 合693、涤痰汤 加减。
三、瘀阻脑络证:舌强语謇,口眼斜,半身不遂,肢体硬瘫,并见头部刺痛,头晕目眩,舌紫暗或瘀点,脉弦或涩。化瘀通脑。715、通窍活血汤 加减。
四、痰火闭窍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赤气粗,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清热涤痰开窍。362、导痰汤 送服312、至宝丹或353、安宫牛黄丸。
五、阳脱证:中风之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气微息弱,精神恍惚,舌淡,脉微或浮大无根。温阳固脱。509、参附汤加枣皮、桃仁、红花等。
其他治疗
1、急性出血中风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头部可冰敷,且需要保持大便通畅,或用通便药物。
2、吸氧,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轻度脱水状态。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必要时气管切开。
4、针灸疗法,取人中、百会、风府、内关、足三里、神门、三阴交等穴,平补平泻。痰多加丰隆;血压高加内庭、太冲;出现痰火闭窍井穴放血;阳气虚脱加灸百会、足三里。
5、清开灵注射液,40~60ml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滴。1次/日,或用肌肉注射,2~4ml/日,2次/日。
6、水蛭粉,2-3克/次,2-3次/日,口服。
7、安宫牛黄丸,1丸/次,2次/日。
8、西药,可用甘露醇脱水和适当的降压药。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2.11.2缺血中风
缺血中风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中风指因淤痰入脉,阻塞脑络所致。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盲,失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依据
1、慢性起病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较多。常有风眩、脑络痹、消渴等病史。多在夜间睡眠或休息等静态下发病。急性起病者,多见于青壮年,常有心痹、心瘅、厥心痛、流注等病史,多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2、发病之前,少数有头痛眩晕等先兆症状。病发后表现为偏瘫,偏盲,失语或语言赛涩眼歪斜,感觉障碍等。病轻者仅动作笨拙、步态不稳,或为短暂性发作而不留后遗症般无意识障碍,或仅短暂神志不清,个别有昏迷。
3、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一般无明显改变。
4、脑脊液一般无色透明、压力正常;头部超声波检查一般无中线波移位;CT扫描检查;可显示低密度的梗塞区。
辩证论治
一、风痰阻络证:半身不遂,口眼斜,舌强语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腻,脉弦滑。化痰熄风。362、导痰汤 送服535、牵正散加减。
二、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或痿软,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语言赛涩,头晕头痛,苔淡嫩,脉弱而涩。补气行瘀。426、补阳还五汤 加菖蒲、白芥子、鸡血藤、僵蚕等。
三、血虚动风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苔薄白,脉弦。养血熄风。75、大秦艽汤 加减。
四、阴虚动风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謇,眩晕耳鸣,心烦失眠,手足拘急或蠕动,舌红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滋阴熄风。71、大定风珠 加减。
五、大肠热结证:突然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赛涩,形体壮实,便秘腹胀,口干口苦,小便黄,舌红苔黄干,脉沉弦。清热攻下、平肝熄风。49、三化汤 加天麻、全蝎等。
六、瘀阻脑络证:舌强语謇,口眼斜,半身不遂,并见头部刺痛,头晕目眩,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化瘀通脑。715、通窍活血汤 加减。
其他治疗
1、应针对其原发病,如风弦、脑络痹、消渴、心痹、流注等病进行相应治疗。
2、症状严重者,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吸痰、导尿,定时翻身等,必要时气管切开。
3、给予低盐低脂饮食。
4、体针疗法,取内关、神门、三阴交、天柱、尺泽、委中等穴。语謇加金津、玉液放血;口歪流涎,配颊车透地仓、下关透迎香;上肢取肩髎、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血压高加内庭、太冲。
5、耳针疗法,取皮质下、脑点、心、肝、肾、神门及瘫痪相应部位,3~5穴/次,中等刺激,15~20分钟/次。
6、头针疗法,取对侧运动区为主。
7、水蛭粉,2克/次,3次/日,口服。
8、黄连3克、栀子10克、黄芩10、黄柏10克、全蝎3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1剂/日。
9、臭牡丹15克、全蝎3克。水煎服,1剂/日。
10、西医在缺血中风急性期可适当脱水治疗,尚可用血液稀释疗法,西药扩张药,钙通道阻断剂等。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10百合病
后一篇:2.12风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