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黄汗
(2022-12-20 14:09:10)
标签:
古方验方 |
分类: 外科.骨科 |
18.40黄汗
黄汗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色汗症。
黄汗《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脉自沉。”
黄汗因营卫不畅或外感湿热之邪所致。以汗出色黄染衣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依据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多见。腋下汗出色微黄并非病态,当汗出黄如柏汁者方视为病。
2、以汗出色黄染衣为主症。黄色汗液常局限于腋部、面部、背部。
3、一般无自觉痛苦。
辩证论治
一、营卫不和证:汗出色黄染衣,恶风,时寒时热,苔薄白,脉缓。调和营卫。742、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二、湿热蕴蒸证:蒸蒸汗出,汗黄染衣,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弦数。清热化湿。903、疏凿饮子加减。
其他治疗
1、汗出微有黄色,无不适感觉者,可不治疗。注意汗出及时擦洗,更衣,防风邪侵袭等卫生事宜。
2、针久疗,主穴取大椎、曲池、合谷,配穴取三阴交、肺俞、肾俞。
3、验方:红枣10枚,浮小麦15克,煮汤,每日服饮。
4、肚脐贴,五倍子粉5克,加入温开水以少许调和,做成药饼如铜钱大小,每晚临睡前敷肚脐上,再用橡皮膏固定。
5、乳中穴贴,郁金粉0.24克,牡蛎粉0.06克,用米汤适量调匀,分2份敷左右乳中穴。
6、扑粉疗,用牡蛎、白术、麦麸、麻黄根、藁本、糯米、防风、白芷等份,研为细末,绢包,周身扑之。
8、扑粉疗,用川芎、白芷、藁本各30克,米粉90克,共研为末,用绵包裹,扑于汗多部位。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