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转筋
(2022-12-02 09:21:26)
标签:
古方验方本草 |
分类: 外科.骨科 |
18.30转筋
转筋又名腓踹转筋,俗名腿抽筋。转筋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腓肠肌痉挛。
转筋之名出《灵枢·经筋》,曰:“足少阳之筋,……其病小指(趾)次指(趾)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月少)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椎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腓踹转筋是因下肢受寒着凉,经气不利,使肢体(常见于小腿)肌肉挛急。以小腿或指趾发作性筋肉剧痛、僵硬,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依据
1、有肢体受凉病史。突然发作,移时缓解。
2、小腿或指、趾发作性筋肉剧痛、僵硬、屈伸不利。
3、发作停止后常不留后遗症。可反复发作。
辩证论治
一、寒滞经脉证:小腿或指、趾痉挛剧痛,肌肉僵硬,痛处发冷,得温痛减,口不渴,舌苔薄白,脉弦紧。温通经脉、舒筋止痛。445、鸡鸣散
合103、乌头汤加减。
二、寒湿阻络证:肢体沉重,经常发生小腿或指、趾挛急疼痛或有足踝浮肿,得温痛缓,舌苔白腻,脉濡缓。散寒祛湿、温经止痛。445、鸡鸣散
加苡米、苍术、芍药等。
三、肝郁血虚证:小腿及指、趾肌肉僵直,挛痛,麻木,头晕头痛,精神抑郁,胸胁胀闷,面色萎黄,唇甲淡白,舌质淡,脉弦细数。疏肝通络、养血舒筋。227、归芍六君子汤加减。
四、气血两虚证:小腿或指、趾挛急疼痛,屈伸不利,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唇甲淡白,舌淡,脉弱。补益气血、舒筋活络。14、十全大补汤加减。
其他治疗
1、避免寒冷刺激。
2、针灸疗,可选用承山、委中、足三里、昆仑等穴
3、耳针疗,可选用,神门、交感、肾上腺、皮质下、肝等。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