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12肛门湿疡

(2022-10-30 14:52:12)
标签:

古方

疾病

验方

分类: 秘尿生育

17.12肛门湿疡
肛门湿疡又名肛门顽湿。肛门湿疡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肛门湿疹。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记载:“此证初起如粟米,而痒兼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随处可生。由脾胃湿热,外受风邪,相搏而成。”
肛门湿疡是因湿热污浊之邪下注,结聚于肛门部皮肤。以肛门部皮肤起丘疹、瘙痒渗液等为主要表现的湿疮类疾病。
依据
根据皮损表现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1、急性湿疡:发病急,病程短,初起时肛门皮肤损害可有红斑、丘疹、渗出、糜烂、结痂、脱屑等。轻者微痒,重则瘙痒剧烈,难以忍受,呈间歇性或阵发性发作,夜间增剧。
2、亚急性湿疡:由急性湿疡迁延不愈而来,病情较缓慢,水疱不多,渗液少,尚有红斑、丘疹、鳞屑、痂皮、糜烂等。
3、慢性湿疡: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疡日久不愈转变而成,肛门皮肤增厚粗糙,呈苔藓样变,弹性减弱或消失,伴有皲裂,颜色棕红或灰白色,皮损边界不清楚,瘙痒剧烈,病程较长,常久延不愈,反复发作。
辩证论治
一、肛门湿热证:以急性、亚急性较为多见。若表现为潮红、肿胀、糜烂、滋水浸淫成片、结痂,伴有瘙痒或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者,为热重于湿。清热祛湿。219、龙胆泻肝汤加减。
若起病较缓慢,皮损以丘疹、疱疹为主,滋水较多,伴有疲倦无力、纳呆、便溏,苔白腻,脉滑等症状者,为湿重于热。除湿清热。611、除湿胃苓汤加减。
二、血虚风燥证:以慢性肛门湿疡多见,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皮损肥厚,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结痂脱屑等,或伴有头晕乏力,腰酸腿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养血祛风。325、当归饮子加减。
其他治疗
1、湿敷疗,急性期用马齿苋、黄柏或苍术、黄柏、地榆、大黄、苦参煎水,冷却后湿敷。或用5%硼酸溶液湿敷。
2、浸洗疗,慢性期用454、苦参汤或蛇床子、苍耳子、荆芥、白藓皮、枯矾,煎水浸洗。
3、敷贴疗,用453、青黛膏,或硼酸氧化锌软膏,肤轻松软膏,敷贴。亦可用453、青黛散外敷。
4、勿食带刺激性及动风食物,如鱼、虾、鸡、鹅、酒等。
5、不用热水和肥皂擦洗患处。
6、对容易导致自己的过敏物应发行量避免。
7、酌用苯海拉明或朴尔敏等抗过敏药。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7.11肛肠痒
后一篇:17.13息肉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