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参

分类: 本草 |
概述
树参在一九七二年六月编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第三集第二百二十一页。称《树参(杞李葠)》。
树参乔木或灌木,高2-8米。叶片厚纸质或革质,密生粗大半透明红棕色腺点(在较薄的叶片才可以见到),叶形变异很大,不分裂叶片通常为椭圆形,稀长圆状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1.5-4.5厘米,有时更大,先端渐尖,基部钝形或楔形,分裂叶片倒三角形,掌状2-3深裂或浅裂,稀5裂,两面均无毛,边缘全缘,或近先端处有不明显细齿一至数个,或有明显疏离的牙齿,基脉三出,侧脉4-6对,网脉两面显著且隆起,有时上面稍下陷,有时下面较不明显;叶柄长0.5-5厘米,无毛。伞形花序顶生,单生或2-5个聚生成复伞形花序,有花20朵以上,有时较少;总花梗粗壮,长1-3.5厘米;苞片卵形,早落;小苞片三角形,宿存;花梗长5-7毫米;萼长2毫米,边缘近全缘或有5小齿;花瓣5,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2.5毫米;雄蕊5,花丝长2-3毫米;子房5室;花柱5,长不及1毫米,基部合生,顶端离生。果实长圆状球形,稀近球形,长5-6毫米,有5稜,每稜又各有纵脊3条;宿存花柱长1.5-2毫米,在上部1/2、1/3或2/3处离生,反曲;果梗长1-3厘米。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药品简述
药名:树参。
汉语拼音:
英文名: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拉丁文名: Dendropanax dentiger (Harms)Merr
功效分类:民间草药。
科属分类:五加科。
别名:长春木、枫荷梨、鸭脚板。
性味:甘,温。
归经:
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主治:痹证、风湿痹痛、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扭挫伤、偏头痛、臂痛;外用于: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生态环境:生于常绿阔叶林或灌丛中,海拔自几十米至1800米。
资源分布:浙江东南部、安徽南部、湖南南部、湖北(利川)、四川东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广东、江西、福建和台湾。
药材基源:根、茎、叶。
采收储藏:
炮制方法:
用药禁忌
相关文章
拳参(草河车)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ym.html
树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we39.html
相关文章
拳参(草河车)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ym.html
树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we39.html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第三集目录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wgrt.html
清热解毒常用药物网址
金银花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uu.html
忍冬藤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vd.html
金银花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wm6r.html
连翘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ve.html
蒲公英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vm.html
紫花地丁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vn.html
山慈菇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vu.html
漏芦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vv.html
白蔹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vw.html
鱼腥草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vx.html
开金锁(野荞麦)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wl.html
大血藤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wn.html
败酱草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wz.html
垂盆草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wp.html
土茯苓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x0.html
射干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x9.html
胡豆莲(山豆根)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xa.html
挂金灯(酸浆)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xb.html
马勃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xy.html
金果榄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xz.html
诃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y1.html
白头翁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y4.html
马苋菜(马齿苋)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ye.html
鸦胆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yf.html
穿心莲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yh.html
七叶一枝花(重楼)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yj.html
拳参(草河车)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ym.html
树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we39.html
半枝莲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x08.html
蜀羊泉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x09.html
龙葵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x0a.html
蛇莓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x0b.html
白花蛇舌草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x0e.html
猫爪草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amu.html
枳椇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x0l.html
四季青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x0m.html
绿豆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x12.html

中名:
别名:
前一篇:野菱
后一篇:隔山香(柠檬香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