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萌(田皂角)

(2015-03-20 08:12:56)
标签:

合萌

皂角

水煎服

合欢

翼瓣

分类: 本草

概述

萌出自《中国药植志》。合萌在一九六九年十月编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第一集第六十六页,称《田皂角》。
田皂角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30-100cm,无毛;多分枝。偶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膜质,披针形,长约1cm,先端锐尖,小叶20-30对,长圆形,长3-8mm,宽1-3mm,先端圆钝,有短尖头,基部圆形,无小叶柄。总状花序腋生,花少数,总花梗有疏刺毛,有粘质;膜质苞片2枚,边缘有锯齿;花萼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花冠黄色,带紫纹,旗瓣无爪,翼瓣有爪,较旗瓣稍短,龙骨瓣较翼瓣短;雄蕊10枚合生,上部分裂为2组,每组有5枚,花药肾形;子房无毛,有子房柄。荚果线状长圆形,微弯,有6-10荚节,荚节平滑或有小瘤突。花期夏秋,果期10-11月。
药品简述

药名:合萌
汉语拼音:he meng。
英文名:Common Aeschynomene Herb, Herb of Common Aeschynomen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schynomene indica L.
拉丁文名:
功效分类:清热药;祛风药。
科属分类:豆科。
别名:水茸角、合明草、水皂角、木排豆、木稗、独木根、野皂角、梳子树、野含羞草、蜈蚣杨柳、野槐树、夜关门、禾镰草、野兰、野鸭树草、野寒豆、野豆萁、海柳、拉田草。
性味:甘苦;寒;无毒。

归经:肺;胃经。
功能:清热利湿,祛风明目,通乳。
主治:热淋,血淋,水肿,泄泻,疖肿,疮疥,目赤肿痛,眼生云翳,夜盲,关节疼痛,产妇乳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烂敷。
生态环境:生于潮湿地或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的地上部分。
采收储藏:9-10月采收,齐地割取地上部分,鲜用或晒干。
炮制方法:
用药禁忌
中药化学成分
果实含生物碱、皂甙、鞣质。预试果实有生物碱、皂甙及鞣质反应;又谓全株含少量皂甙,以木质部含量较多。
种子含脂肪油,其脂肪油,其脂肪酸的组成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和廿烯酸。
常用选方
1、治小便不利:合萌二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2、治黄疸:田皂角(鲜)五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3、治疖痈:合萌二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4、治吹奶:水茸角,不拘多少,新瓦上煅干,为细末,临卧酒调服二钱匕。已破者,略出黄水,亦效。(《中藏经》)
5、治荨麻疹:合萌适量,煎汤外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6、治外伤出血:合萌鲜草适量,打烂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药》)
7、治血淋:田皂角鲜根或茎一两,鲜车前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8、治胆囊炎:田皂角鲜根或茎八钱至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9、治小儿疳积:田皂角根(鲜)五钱至二两。水煎服,每口一剂。(《江西草药》)
10、治眼睛视物不明:水皂角净根四两。炖猪蹄子服。(《四川中药志》)
11、治风火牙痛:合萌根七钱。同鸭蛋炖服。(《江西民间草药》)
12、治小儿头疖:合萌鲜根五至七钱,打入鸡蛋,鸭蛋各一个,候蛋熟,食蛋及汤;外用叶捣烂敷患处(空出疮头如黄豆大不敷)。(《江西民间草药》)

文献论述
1、《本草拾遗》:主暴热淋、小便赤涩,小儿瘛病。明目,下水,止血痢。捣绞汁服。
2、《植物名实图考》:去风,杀虫。
3、《天宝本草》:消风,除胀。疗螬疳,黄疸,敷肿毒。
4、《分类草药性》:治火肿。蒸鸡,利水通淋。
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消滞。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胃炎疼痛,风热感冒,湿疹,皮炎。
6、《江西草药》:清热利湿,消肿止血。
7、《本草衍义补遗》;合欢,补阴有捷功,长肌肉,续筋骨,概可见矣,而外科家未曾录用何也?
8、《本草汇言》:合欢皮,甘温平补,有开达五神,消除五志之妙应也。味甘气平,主和缓心气,心气和缓,则神明自畅而欢乐无忧。如俗语云,萱草忘忧,合欢蠲忿,正二药之谓欤。又大氏方,主消痈疽、续筋骨者,皆取其能补心脾,生血脉之功耳。朱丹溪曰,合欢与白蜡同入膏药中用极效。
9、《本草求真》:合欢,气缓力微,用之非止钱许可以奏效,故必重用久服,方有补益怡悦心志之效矣,若使急病而求治即欢悦,其能之乎?
10、《福建中草药》:清热解毒。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常野生于低山区的湿润地、水田边或溪河边。对土壤要求不严,可利用潮湿荒地、塘边或溪河边的湿润处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3月播种,开1.3m宽的畦,把带壳种子均匀撒播畦上,并盖草木灰一层,经常保持湿润,约半月后出苗。苗高4-5cm时,施人畜水提苗,5月苗高14-15cm移栽。行距33cm,窝距24-25cm,每窝栽苗2株。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第一集目录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wgjg.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