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茼蒿

标签:
革命菜野茼蒿基部维生素c瘦果 |
分类: 本草 |
茼蒿出自《本草纲目》有记载:茼蒿“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但和“野茼蒿”不同。仙居民间有称“野茼蒿”为“蒲公英、野芝麻”。
野茼蒿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120厘米,茎有纵条棱,叶互生,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先端渐尖,无毛叶膜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12厘米,宽4-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重锯齿,或有时基部羽状裂,两面无或近无毛;叶柄长2-2.5厘米。头状花序数个在茎端排成伞房状,直径约3厘米,总苞钟状,长1-1.2厘米,基部截形,有数枚不等长的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线状披针形,等长,宽约1.5毫米,具狭膜质边缘,顶端有簇状毛,小花全部管状,两性,花冠红褐色或橙红色,檐部5齿裂,花柱基部呈小球状,分枝,顶端尖,被乳头状毛。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有肋,被毛;冠毛极多数,白色,绢毛状,易脱落。花期7-12月。
药品简述
药名:野茼蒿。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
门拉丁名:Angiosperm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
纲拉丁名:Dicotyledons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科号:232
种拉丁名: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Benth ) S Moore
种中文名:野茼蒿
别名:革命菜、冬风菜、假茼蒿。
性味:辛,平,无毒.
功能:健脾消肿,清热解毒。
主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水肿,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生态环境:海拔300-1800米,常生于山坡林下、灌丛中或水沟旁阴湿地上。
资源分布:云南,四川,重庆,湖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香港,澳门,西藏,甘肃。泰国、东南亚和非洲也有。
药材基源:全草.
采收储藏:夏季采集。一般以鲜用为佳。
食用价值
100克鲜菜中,含水分93.9克、蛋白质1.1克、脂肪0.3克、粗纤维1.3克、钙150毫克、磷120毫克、胡萝卜素5.1毫克、维生素C10毫克、维生素B20.33毫克、尼克酸1.2毫克。
革命菜又叫野茼蒿,是海南中部五指山区常年生的野菜。它以其丰富、水灵的外观,清香嫩滑的口感博得人们的喜爱。据说当年冯白驹将军统率的琼崖纵队能在五指山区坚持革命斗争23年红旗不倒,靠的就是这种野菜,故名“革命菜”。它性平,味道甘辛,含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份。每年春、夏、秋三季,可摘其嫩茎叶、幼苗,炒食甜滑可口,味道极美,食谱有:凉拌野茼蒿,野茼蒿炒肉丝。
革命菜性味辛平,具有健脾消肿、清热解毒、行气、利尿的功效。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水肿、乳腺炎等。
用温水浸泡15-30分钟脱水革命菜清洗沥水备用。
革命菜炒肉丝
切好革命菜250克,猪肉100克、切成丝上浆,将料酒、精盐、姜末、味精对成汁。炒锅加油烧热,投入革命菜、肉丝和葱、姜末,烹入对汁,炒至入味,出锅装盘即成。
功效:此菜健脾养胃,补中益气,健身强体,提高免疫力。
革命菜炒鸡蛋
备好革命菜250克,将鸡蛋磕入碗内搅匀,炒锅加油烧热,鸡蛋液加葱花煸炒成小块,再投入革命菜炒至入味,加佐料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滋阴清肺、消食积、保胎养胎、促进生殖和生长等。
其它菜名
革命菜烫猪肚排骨煲、革命菜烫猪脚煲、革命菜烫牛脚煲、革命菜烫土鸡煲、革命菜烫牛肉煲等各种其它煲:食用时在煲中烫入适量的革命菜即可食用。
特点:此菜健脾养胃,补中益气,健身强体,提高免疫力。适合男女老小、孕产妇,体质虚弱,肿瘤患者等症食用。
营养成分
每100克可食部含营养:(毫克/100克可食部)
胡萝卜素:3.60
维生素B2:0.27
维生素C:56,
水分:91.5克
灰分:1.5克
磷:106毫克
硫胺酸:0.021毫克
抗坏血酸:31毫克
蛋白质:2.5克
钙:51毫克
铁:6.2毫克
胡萝卜素:3.08毫克(g/100gfw)
蛋白质:4.5b
粗纤维:2.9b
维生素B2:0.33b
维生素C:10b
胡萝卜素:5.1b
胡萝卜素:3.60
维生素B2:0.27
维生素C:56
文献论述
1、《南宁市药物志》:“行气,利尿。治水肿。”
2、《广西本草选编》:“健脾消肿,清热解毒。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水肿,乳腺炎。”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年生直立草本,常生荒地、路旁、林下和水沟边。花果期7--11月。种子繁殖。瘦果藉冠毛随风飘散。
传播途径:瘦果藉冠毛随风飘散。
为害特点:一般性杂草。为荒地上极常见的杂草,常危害果园及蔬菜,常沿道路及河岸蔓延,还常侵入火烧迹地或砍伐迹地。
控制方法:结果以前拔除。嫩茎叶可作野菜,其风味接近茼蒿,全株可作家畜青饲料。
采种:于9~10月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上采种。种子为小瘦果,上有许多白色冠毛,非常轻,容易随风飘走。采收时,在植株附近铺一块塑料薄膜,将植株轻压其上敲打,种子脱落。然后,去掉种子中的枝叶、杂质等,摊放于簸箕中晾干。将晾干了的种子储藏于干燥、通风、凉爽的地方,翌年春季播种。革命菜种子的寿命只有1年,陈种子发芽率很低。
播种育苗:3月上旬播种育苗。苗圃最好选向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灌溉方便的地块。先翻地、耙平,做成宽1m、长6~10m的畦,将畦面土耙细、整平,再用扫帚拍实,然后用机动喷雾器播种,随即用洒水壶浇透水1次,搭塑料小拱棚保湿、保温。
苗期管理:播种后7~9天开始发芽,苗出齐后进行第1次除草。当苗高4~5cm时进行第2次除草,并间苗,每隔3~5cm留壮苗1株,结合间苗施稀薄人畜粪水1次,或用0.1%尿素水溶液喷雾于植株,以促幼苗生长健壮。
定植
选地整地:定植地最好选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黄壤土、沙壤土。选好地后翻地,结合整地,每亩(667平方米)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2500kg,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做成宽1m、长7~10m的平畦。
移栽:4月中旬,当苗高10cm左右时移栽。栽前按株、行距30~30em挖穴,每穴栽苗1株,栽后用人畜粪水浇定根肥1次,以提高成活率。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5月上中旬、6月上旬、7月上旬各进行1次中耕除草。
2、追肥革命菜喜肥,要结合中耕除草,用人畜粪水追肥1次。
3、摘花蕾花蕾会影响革命菜的食用价值、抑制侧枝生长、缩短采收期及提高产量,因此,要随时摘除花蕾。
采收
移植后25天左右、当苗高18~25cm时,在苗基部10cm处摘取嫩枝叶食用或出售,以后每隔8~15天、侧枝长13~18cm时,在侧枝基部留1~2个节采摘嫩枝叶食用或出售。从夏到初秋,一般可采收6~8次。
病害防治
革命菜一般无病害发生,虫害也很少,偶见白翅叶蝉为害。
农业防治:科学管理水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铲除地边杂草。
化学防治:在1~2代成虫迁飞高峰期和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剂防治。每亩用10~30g,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50g,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或200~250g,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对水30kg喷雾,主喷植株下部,要从地块四周向中间喷施,以防害虫逃逸。
野茼蒿中华野菜
野茼蒿,别名革命菜,亦名昭和草,是菊科野茼蒿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中国分布于广东、香港、广西、江西、浙江等地。泰国、东南亚和非洲也有,是一种在泛热带广泛分布的一种杂草。
野茼蒿,高20~100cm,茎有纵条纹,叶互生,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常生荒地、路旁、林下和水沟边。花果期7~12月,种子繁殖,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具肋,冠毛,随风飘散。
一般性杂草。为荒地上极常见的杂草,常危害果园及蔬菜,常沿道路及河岸蔓延,还常侵入火烧迹地或砍伐迹地。嫩茎叶可作野菜,其风味接近茼蒿,全株可作家畜青饲料。
野茼蒿嫩茎叶可食,每100克含胡萝卜素3.6毫克、维生素B2约0.27毫克、维生素C约56毫克、灰分1.5克、磷106毫克。一般夏季采集,鲜用为佳,清水洗干净,然后放入开水中略微焯一下,捞出后可凉拌、炒菜。
茼蒿鲜香嫩脆,富含营养成分,尤其是胡萝卜素的含量极高,是黄瓜、茄子含量的20-30倍。茼蒿中含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油,有助于宽中理气,消食开胃,增加食欲。丰富的粗纤维有助肠道蠕动。茼蒿做法简单,可以清炒,可以用老醋调制,或者蒸或者拌香干,做配菜是极好的选择。
吃茼蒿的好处:消食开胃,通便利肺;清血养心,润肺化痰;利小便,降血压,茼蒿中含有多种氨基酸、脂肪、蛋白质及较高量的钠、钾等矿物盐,能调节体内水液代谢,通利小便,消除水肿;茼蒿含有一种挥发性的精油,以及胆碱等物质,具有降血压、补脑的作用。
相关文章
茵陈蒿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xme.html
蛔蒿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9k8.html
青蒿(黄花蒿)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xjv.html
藁本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1tmqq.html
牡蒿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nd1.html
刘寄奴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2f1.html
野茼蒿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vegt.html
蒲公英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uwvm.html
茼蒿http://blog.sina.com.cn/s/blog_eddbebce0102wx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