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冷水花

标签:
清热解毒药小叶冷水花荨麻科雌雄同株草本 |
分类: 本草 |
概述
http://flower.aweb.com.cn/upfile/1/1/20071012/14133710.jpg
科名:蕁麻科(Urticaceae)
小叶冷水花是一年生草本,分枝密生斜上或匍散,常成群生,茎具棱透明状。纤细小草本,无毛。茎肉质,多分枝。叶很小,全缘,同对的不等大,倒卵形至匙形,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雌雄同株,聚伞花序密集成近头状。叶2型,近2排。大型叶,柄长0.5~1mm,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广披针形,长3~6mm,基部渐尖形至楔形,先端钝形或短尖,全缘。小型叶,束生节部,长1.5~3mm。花簇生短枝叶腋,呈聚花序,雌雄同株或异株,花绿白色或带红晕,细小。雄花萼片4枚。雄蕊4枚。退化子房圆锥形。雌花萼片3枚,微小,大小不一。子房直立,柱头无柄,毛笔状。
果实瘦果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扁平,略包被宿存萼中。果实小而易于传播。花果期通常在夏秋两季。
药品简述
中文学名:小叶冷水花
中文别名:小叶冷水花、小水麻、小金晶
英文名:Artillery clearweed , Artillery plant ,
Gunpowder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又称木兰纲。
亚纲: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
目:荨麻目(Urticales)
科:荨麻科(Urticaceae)
族:藤麻族
属:冷水花属(Pilea Lindl)
种:小叶冷水花。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
别名:透明草(《广州植物志》)、小叶冷水麻(《台湾植物志》)、玻璃草(广西)
性味:淡、涩,凉。
归经:心经。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安胎。
主治:治肺病,肝炎,目翳,咽喉痛,脑中风(阻塞性),脑溢血,降血压,胎动不安,痈疮肿毒,无名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丹毒,刀伤,创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12克。外用:适量捣敷患处,或鲜品煎水处洗。
生态环境:纤细小草本,耐阴湿,常生于路边、溪边和石缝等潮湿环境中。
资源分布:中国分布现状: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海南、广西。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 小叶冷水花的全草。
采收储藏:
危害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28年在台湾省台北采到标本。该种常随带土苗木传播,成为一种常见的园圃杂草。逃逸后在一些低海拔山地、沟谷归化,排挤本土的石生和附生草本植物,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不良影响。
英文名:Artillery Clearweed
学名:Pilea microphylla (Linn.) Liebman..
科名:荨麻科(Urticaceae)冷水花属( Pilea )
别名:小叶冷水麻、小叶冷水草、透明草、小号珠仔草、小水麻 、小还魂
原产地: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泛世界热带各地自生。分布在亚洲、非洲热带、南美洲热带、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西、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地,多生长在路边石缝和墙上阴湿处
用途:
1、盆栽、美化用:生长容易,常被用来做绿化盆栽的表土。
2、食用:小叶冷水麻的茎绿白色,透明状,因而有透明草的称号,全草可供食用。
3.、药用 :性味:全草:淡、涩、凉。效用:全草:清热,解毒,利湿,安胎,袪火降压,生发。治肺病,痈疮肿疖,血热诸症,鼻血,肝炎,目翳,咽喉痛,脑中风(阻塞症),脑溢血,降血压,胎动不安,无名肿毒,刀伤,创伤,烫火伤,跌打损伤;外用治烧、烫伤。
茎:肉质草本,高可达15公分,茎直立或斜上,全株光滑,成群生长;茎多汁而柔软,绿色,有棱。
叶:单叶,叶2型,叶片近成2行排列;大型叶,叶柄长0.05~0.1公分,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广披针形,长0.2~0.6公分,宽0.05~0.1公分,叶基渐尖至楔形,先端钝形或短尖,叶缘全缘,叶片肉质;小型叶,束生节部,长0.15~0.3公分;托叶着生在叶柄内侧,合生。
花:花簇生短枝叶腋,多数小花集合成头状的聚伞花序:雌雄同株或异株,大小在0.1公分以内,花绿白色或略带红晕,几乎没有花茎;雄花萼片4枚,雄蕊4枚;退化子房圆锥形,雌花萼片3枚,微小,大小不一,子房直立,柱头无柄,毛笔状。
果实:果实为瘦果,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扁平,略包被宿存萼中。花果期周年。
特性:一年生肉质草本,茎多分枝,有棱且透明,直立、横卧或斜上。叶两排,大小不同,叶身椭圆形,全缘。花小型,簇生于叶腋,绿白色而带有红晕,瘦果卵圆形或长椭圆形。(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