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续断菊(大叶苣荬菜)

(2014-07-17 14:22:01)
标签:

清热解毒药

止血药

苦苣菜

甾醇

三萜

分类: 本草
概述 
续断菊 一年生草本,高30-70cm。根纺锤状或圆锥状。茎分枝或不分枝,无毛或上都有头状腺毛。叶互生;下部叶叶柄有翅,中上部叶无柄,基部有扩大的圆耳;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圆形,长6-15cm,宽1.5-8cm,不分裂或缺刻状半裂或羽状全裂,边缘有不等的刺状尖齿。头状花序,5-10个,在茎顶密集成伞房状;梗无毛或有腺毛;总苞钟状,长10-12mm,宽10-15mm;总苞片2-3层,暗绿色;舌状花黄色,两性,结实。瘦果,长椭圆状倒卵形,压扁,褐色或肉色,两面各有3条纵肋,肋间无细皱纹;冠毛白色,毛状。 
基本资料
种中文名:续断菊。
种拉丁名:Sonchus asper (L.)Hill.。
属中文名:苦苣菜属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以下。
最高海拔:1500
生    境:旷野田间、路旁。
国内分布:几遍全国 。
药品简述
药名:大叶苣荬菜。
汉语拼音:da ye qu mai cai。
英文名: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chus asdper (L.) Hill. [Sonchus oler-aceus L.var.asper L. ]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止血药。
科属分类:菊科。
别名:白花大蓟、苦荬、圆再苦苣菜、败酱草。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
功能:清热解毒;止血。
主治:疮疡肿毒;小儿咳喘;肺痨咳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生态环境:生于路边、田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续断菊的全草或根。
采收储藏:春、夏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炮制方法:
用药禁忌
中药化学成分
本品含五环三萜醇9.8%,及其乙酸酯16.1%和其长链脂肪酸酯4.6%。其中三萜醇类成分有α-香树脂醇(α-amyrin)4%,β-香树脂醇(β-amyrin)8%,计曼尼醇(germanicol)6%,ψ-蒲公英甾醇(ψ-taraxasterol)17%,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36%,羽扇豆醇 (lupeol)28%;三萜乙酸酯有α-香树脂酸乙酸酯(α-amyrin acetate)3%,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8%,计曼尼醇乙酸酯( germanicolacetate)5%,ψ-蒲公英甾醇乙酸酯(ψ-taraxasterol acetate) 19%,蒲公英甾醇乙酸酯(taraxasterol acetate)21%,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ol acetate)44%。另有报道,从干燥滇苦菜中测得含C17-35烷烃1.7%,C12-32脂肪酯17.4%,三萜乙酸酯16.1%,C22-28醇19%,甾醇11.7%。另外,还从本品中分到表-无羁萜醇乙酸酯(epi-friedelinol acetate),豆甾醇(stignasterol),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及它们的7-葡萄糖醇酸甙。苦苣菜甙(sonchuside)D、E、F、G、H、I,及苦苣菜丁烯酮甙(sonchuionoside)A、B、C,淫羊藿甙(icariside)B。
常用选方
1、治疔疮肿毒:(大叶苣荬菜)全草捣烂,敷患处。
2、治小儿气喘,乏力,颈软不坚:大叶苣荬菜根9g,天冬6g,海藻3g,鳝鱼肉30g,黄精6g,党参6g,大枣3-5粒。水煎服。
3、治肺病咯血:大叶苣荬菜根90g,小蓟根90g。水煎服。(1-3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文献论述 
《湖南药物志》:“消肿止痛,去瘀解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苞蔷薇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