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有个大宅门——社树姚

标签:
邢群娥原创文化历史 |
分类: 原创随笔 |
泾河的北岸,有一个大宅门——社树姚。它北有嵯峨山、北仲山,南有泾河环绕。它的周围沃野千里,村落相连,有河渠之饶,岩寨之险。每年夏秋季节,烟腾云绕,禾麦盈阡,好一派田园景象。
古代的泾阳县水陆交通极为发达,南有泾河,上溯可达长武直入甘肃平凉;东南顺流而下,可直通潼关、蒲津;北有富平之路,可通耀县、同官,连接延绥;西有礼泉之路,直达凉甘,这使泾阳成为西北的交通要冲。明清以来数百年,泾阳县一直呈现“过客如云集,佳人拾翠来,有村尽竹树,无处非楼台”的繁华景象。
良好的地理位置,培育出一批特殊的人群——陕商。社树姚家在庞大的陕商队伍中成为佼佼者,书写了一段传奇故事,留下了那段历史的记忆。
http://s10/mw690/004lTMMDzy7h3kj5y9b89&690
社树城墙建于清代前期,高度约在8米,底宽4.8米,顶宽约三米。整个城墙被青砖包裹,结实坚固。城墙有跑马车道,可以跑马车。城墙上有炮楼10座,有箭楼,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城外有较深壕沟,称为护城河,壕沟上有吊桥连通外界。升起吊桥,这里就是一座孤岛。
社树堡的城墙呈不规则七边形,形似卧牛,因此称为卧牛城。社树堡方圆面积约一平方公里。社树城堡前后有两条街,一条为东西走向,一条为西北——东南走向。大路整个路面由长条青石平铺。城堡内有营房,由于主人与政府的特殊关系,城堡内有清政府派驻的“皂班”担任保护,每家有八到十人。堡内备有枪炮,雇有丁勇保护。每夜城门上锁,三寸后的城门,表面由铁皮包裹,防止大火焚烧。城门的钥匙由营房头目管理,日夜都有人员把守。
http://s4/mw690/004lTMMDzy7h3ko59UDf3&690
姚家的宅的构成是:大门,一院落,院后偏正两院,正院厢房两间,客厅一座,厅后厢房二间,楼房二间,楼后为小院,厢房二间,上房三间,偏院左右厢房各三间,大厨房一座,院后书房三间,小房三间,后花园一座,大井一个,共为九进的庞大建筑群。
在村东有偏宅,包括:土地堂一座,街房二间,厢房二间,客厅一座,厅后厢房二间,楼房三间,楼后井房杂房三间。并在宅院对面有药铺,名叫“天增泰”,专供本村村民方便抓药而设。
http://s1/large/004lTMMDzy7hGgBBIbn99
社树堡的建筑,透着华贵,透着高雅,透着浪漫,又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
最惬意的休闲就是在城墙上去登高望远。向西望去,九嵕山像一个规整的笔架子高高的放在云雾里。山下的泾河自西向东,带着谷口晚烟奔流而去。向北望去,北仲山在绿草的覆盖下,在一群群羊的点缀下,就是天然的一幅画卷。这里是欣赏仲山晴岚的最佳位置,那虚无缥缈的白云在山上自由的飘动,山下的油菜花则勾画出一副丰收的景象。向东看去,高大的槐树就在眼前,这是村里讨论大事的地方,社树村由此得名。高大的槐树上,有一大大的铜钟。每遇大事,便有人敲钟在此商议,这里就成了全村的活动中心。
这样的景象已经成为历史,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现代化的乡村,一切都尘封在人们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