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张爱霞
(2016-03-09 21:25:05)
标签:
教育 |
分类: 校本教研 |
东光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
一年级 |
学科 |
数 学 |
备课时间 |
2016.3.6. |
主备教师 |
张爱霞 |
|
课题 |
|
使用教师 |
|
|||||
教学目标 |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
|||||||
教学重难点 |
弄清数的组成, 理解计数单位 |
|||||||
教法、学法 |
讲解法 |
|||||||
教学手段 |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实物投影。 |
|||||||
教 |
复备记录 |
|||||||
一、复习。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20是(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二、新授。
(1)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
(3)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十是一百。(板书) 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揭示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教学例2:数的组成
刚才的学习中,大家表现的都很棒。现在请同学们按要求摆小棒。听老师说要求:摆出4捆零6根。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 (2)交流摆的结果,说一说是几个十、几个一,再在书上填空。 师:谁来说一说你摆出的小棒是几个十、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师:一捆是10根,有几捆就是有几个十;几根就是几个一。 (3)做课本第35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2、完成练习八第1、2、3题。 四、全课总结
|
|
|||||||
板 书 设 计 |
|
|||||||
课 后 回 顾 |
|
|||||||
东光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
一年级 |
学科 |
数 学 |
备课时间 |
2016.3.7. |
主备教师 |
张爱霞 |
|
课题 |
|
使用教师 |
|
|||||
教学目标 |
1、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
|||||||
教学重难点 |
掌握100以内数读数与写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
|||||||
教法、学法 |
讲解法 |
|||||||
教学手段 |
小棒100根, 计数器一个 |
|||||||
教 |
复备记录 |
|||||||
一 复习引入 1.结合“ 11”“20”这两个数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 2.谈话:上学期我们借助小棒、计数器认识了20以内的数,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00以内数的组成,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板书课题) 二 新授教学 1.出示情境图。 (1)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我们已经学会了数数。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纽扣(出示纽扣图,课本第36页),有黄色、蓝色和红色。看看,这三种颜色的纽扣分别有多少粒呢? (2)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适时板书: 黄色纽扣:四十粒 蓝色纽扣:二十七粒 红色纽扣:三十三粒 2.提出问题。 刚才在数的过程中,得到了四十、二十七、三十三这三个数。这些数都比20大,又都是100以内的数,他们又该怎样读?怎样写呢? 3.教学两位数的读写 (1)以前我们能用小棒,还能在计数器上表示20以内的数。现在同学们能用小棒、能用计数器来表示这些数吗? (2)教学四十的读写 1.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四十 2.教学四十的写法:先在十位上写4,表示4个十:然后在个位写0。 3.教学四十的读法:因为有四个十,所以读作四十。 4.拓展:如果有五捆小棒,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呢?这个数又该怎么写?怎么读呢? 5.小结:有几个十就要用几捆小棒来表示,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就要拨几颗珠子。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要先在十位上写几,再在个位上写0。 (3)教学二十七的读写 1.二十七这个数又该怎样用小棒表示呢?教师随学生的发言适时出示小棒图。 2.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二十七 3.教学二十七的写法:先在十位上写2,表示2个十,再在个位上写7,表示7个一。 4.教学二十七的读法。 (4)教学三十三的读写 思考: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 讲述:看来同样都是数字3,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 教学三十三的读法。 4.认识百位,教学100的读写。 用小棒表示1个百 结合计数器认识百位,并在计数器上表示1个百。 归纳100的读、写 不论读书或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开始。
三
四
|
|
|||||||
板 书 设 计 |
|
|||||||
课 后 回 顾 |
|
|||||||
东光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
一年级 |
学科 |
数 学 |
备课时间 |
2016.3.8. |
主备教师 |
张爱霞 |
|
课题 |
|
使用教师 |
|
|||||
教学目标 |
|
|||||||
教学重难点 |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
|||||||
教法、学法 |
讲解法 |
|||||||
教学手段 |
100以内数目表一张 |
|||||||
教 |
复备记录 |
|||||||
一、复习。
二、新授。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四、布置作业:
|
|
|||||||
板 书 设 计 |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
|||||||
课 后 回 顾 |
|
|||||||
东光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
一年级 |
学科 |
数 学 |
备课时间 |
2016.3.9. |
主备教师 |
张爱霞 |
|
课题 |
多些,少些
|
使用教师 |
|
|||||
教学目标 |
|
|||||||
教学重难点 |
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
|||||||
教法、学法 |
讲解法 |
|||||||
教学手段 |
例6的主题图一幅 |
|||||||
教 |
复备记录 |
|||||||
一、复习。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二、新授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
鸭多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习。
2、第43页“做一做”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第3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
15
四、布置作业
|
|
|||||||
板 书 设 计 |
多些,少些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
|||||||
课 后 回 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