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拧拉—台内弧圈球技术

(2017-02-12 01:05:29)
标签:

365

荆州  刘少西
(以右手执拍为例)
       拧拉技术由几十年前捷克球员发明的侧拧技术发展而来。侧拧技术作为处理台内下旋短球的一种手段出现,到科贝尔时将其杨名天下。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由单一的侧旋技术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将下旋变为上旋然后转入相持和击打上旋短球的台内弧圈球技术——拧拉。
       科贝尔教学片——侧拧视频: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OTY1NzQyMA==.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OTY1NzQyMA==.html?firsttime=6
       拧拉的横空出世,给乒乓球运动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气象。拧拉技术的熟练运用与强势发挥,形成了一个接发球抢攻和全台进攻无死角的战术优势,开创了现代乒乓球运动的崭新局面。尤其是张继科、樊振东们神出鬼没、雷霆万钧的一板暴拧更是让人赏心悦目。
       王皓正手位拧拉动画:
       陈玘拧拉动画:
       樊振东拧拉动画:
       刘少西光板自抛自打-反手拧拉动画:
       拧拉和弧圈球一样可以拉出加转弧圈球、前冲弧圈球与侧旋弧圈球。正手弧圈球可以比较容易地拉出右侧旋弧圈球,而要撇拉出左侧旋弧圈球则有相当大的难度。拧拉只要变换一下板形,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拉出右侧旋弧圈球和左侧旋弧圈球。拧拉技术有着远大的应用前景。
       一、预备姿势:
       全身放松,身体距球台50-70厘米(中近台站位)。左脚在前,脚尖内扣,右脚稍后,脚尖外撇,两脚分开稍比肩宽,身体偏右斜对球台。左手大臂下垂,小臂上抬横放身前。右手持拍大臂下垂,小臂上抬拍头对着左前方。双膝微屈,上身前倾含胸收腹,身体重量落在双脚的前脚掌上。
       预备姿势图片:
       http://s12/mw690/004lFliozy78I5JWKzpab&690
                                         (李恩姬)
                                                                         (王曼昱)
                                           (牛剑锋)
       二、动作要领:
       在看清来球上、下旋旋转性质的情况下,准确地预判来球的落点,然后迅速启动。左脚先向前垫一步,接着右脚快速向来球方向跨一步插入台内,身体靠近球台。上身前倾,双膝弯曲,重心压在右脚上。右手大臂上抬略低于肩,肘关节前顶。小臂下垂,手腕内屈,拍面前倾,向腹部引拍。在球弹起的上升后期或高点期,球距球拍15厘米左右时,由后下向前上方挥拍。下旋球击球中上部,强下旋球击球中部或中部偏上;上旋球击球中上部或上中部。击球后随即制动,快速后退一步,还原成预备状态,准备下一板的正反手击球。
       手腕内屈与外伸图片:
       马龙与奥恰拧拉引拍拍形图片:
       击球部位示意图(中部):
       击球部位示意图(中上部):
       击球部位示意图(上中部):
       三、挥拍轨迹:
       由后下向前上方为直线(平面),拍头由左后下向右前上方为1/4半圆形弧线。
       四、发力方向:
       由后下向前上方发力。由左向右为随势挥拍。
       五、技术要点:
       1、手臂、手腕相对放松。
       2、击球前要有一个蓄势待发的短暂停顿。
       3、双脚蹬地,展腹拧腰,以肘关节为轴,小臂带动手腕以摩擦为主,瞬间快速发力击球。
       4、大臂要像吊车的力臂一样在击球的时候绷住点劲起到抬升的作用,并带点向上的发力趋势。
       六、使用范围:
       过了中线的台内下旋球、上旋球和半出台下旋球、上旋球。
       七、注意事项:
       球弹起的高度要高于球网或平网。低于球网的软球由于借不到力,因此容易拧拉下网。球拍在不碰到台面的前提下,尽量地低于球,以确保足够的击球距离。
       全民点乒第5期 拧拉技术教学视频: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1OTU3MDUzMg==.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1OTU3MDUzMg==.html?firsttime=16
       《乒乓宝典》第6期:发球抢攻“神技”:台内拧拉视频: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NTg4NDEzNg==.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NTg4NDEzNg==.html?firsttime=35
       斯帝卡乒乓课堂——直板台内拧拉视频: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2ODU4OTI1Mg==.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2ODU4OTI1Mg==.html?firsttime=14
       斯帝卡乒乓课堂——横板台内拧拉视频:       
      
       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2ODUxMzI0MA==.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2ODUxMzI0MA==.html?firsttime=15
       八、错误动作:
       1、单纯地用手腕击球。
       形成原因:错误地认为拧拉只是用手腕的内屈与外伸转动发力摩擦击球。
       解决方法:以肘关节为轴,大臂相对固定。击球时小臂带动手腕向前上方发力。
       2、小臂带动手腕向前上发力,大臂顺势由上向下转动击球。
       形成原因:忽略了大臂的作用,击球时小臂向上大臂向下造成力量的分散,碰到强下旋球极易拧拉下网。
       解决方法:大臂相对固定。击球时大臂绷住点劲,并带点向上的发力趋势。
       2016.02.08_刘少西演示错误拧拉动作视频: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2Nzk2NzAwMA==.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2Nzk2NzAwMA==.html?firsttime=2
       九、暴拧:
       佩尔森在其教学片中说:我15岁到中国训练,学会了台上甩腕击球。如果暴拧的话还必须加上甩腕的鞭击作用,形成弹拧,才能产生暴冲的效果。这就如陈玘所说,樊振东的拧拉有时候是在抽。
       佩尔森乒乓球教学录像(1)-学会了台上甩腕击球视频: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NDM0MTU3Mg==.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NDM0MTU3Mg==.html?firsttime=0
       十、实战运用难点:
       拧拉作为一个乒乓球运动的先进技术,在专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同时,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对拧拉技术也是趋之若鹜。从我这几年来练习拧拉技术,以及将拧拉运用于比赛的经历来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来说,拧拉技术学好容易用好难。拧拉技术在实战运用中有三大难点:
       1、看不清球的旋转性质与旋转的强弱程度。
       2、判断不准球的落点。
       3、不能及时快速上步到位。
       在业余比赛接发球时,很多人表面上看起来是在“盯球”,而实际上他们根本就没有集中精力看清球。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精英乒乓网的zs730712版主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看清球”是一种能力,“还原快”是一个习惯》。他在文中讲:“‘看清球’是有把握击球的前提,这是一种能力;‘还原快’是高质量击球的保证,这是一种习惯。”要练就看清球的能力和养成还原快的习惯,“没有别的途径,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时间来累积”。
       解决拧拉技术在实战运用中的三大难点,首先要练好“盯球”,同时练好快速上步与还原的步法和意识。当练就了看清球的能力和形成了快速上步与还原的习惯之后,拧拉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也就如鱼得水,其威力也将得到最大的发挥。
       《乒乓宝典》第7期:拧拉“神技”要不要这么难,樊振东放大招儿视频: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NTg4NDEzMg==.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NTg4NDEzMg==.html?firsttime=18





                                                                                      二0一六年七月二十九日于荆州


                                                                http://s9/mw690/004lFliozy78I8wuxfy58&690
       荆州刘少西:因直拍横打而步入乒坛。
                         右手直拍两面反胶,  快攻结合弧圈。
                         以专业的标准练功,用业余的心态比赛,厚积薄发,乐在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