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

(2019-07-19 07:01:08)
标签: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

分类: 教育教学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36页和37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首先我对教材进行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分类,认识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三角形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意图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发现并形成结论。

(二)学情分析(其次我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特点及其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同时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而且我在课前了解到,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的主要目标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情分析以及新课程标准,特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归纳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180°的过程。

2)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能解决和三角形内角和有关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猜测、测量、验证等活动中,经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获得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和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2)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知道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并能解答和三角形内角和有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解释为什么一个三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教具准备:一副三角板、网页课件。

学具准备:量角器、各类三角形

三、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中,我准备采用谈话激疑法、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和直观演示法,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思索,再观察探索中创新,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一下   个教学环节

(一)炫我两分钟

主持人:1、提问:大家都认识了三角形,你对三角形有哪些了解呢?

三角形的特点及分类

一方面复习有关三角形的内容为本课新知的探索活动做准备。】

(二)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或者你有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是什么意思?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作用等?)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2小游戏:猜一猜藏在信封后面的是什么三角形。

师:我们在猜三角形的时候,看到一个直角,就能断定它一定是直角三角形;看到一个钝角,就能断定他一定是钝角三角形;但只看到一个锐角,就判断不出来是哪种三角形。看来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为什么画不出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呢?

三角形的这三个角究竟存在什么奥秘呢, 

另一方面游戏环节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

(三)动手操作、探究规律

1特殊三角形内角和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两个特殊的三角形,它们的角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2用量角器分别测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你发现了什么?

(二)一般三角形内角和

1. 先引导学生根据字面意思猜测“内角”是什么,再结合具体的三角形纸片明确它的内角在哪儿、有几个,最后提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学习新概念,做到了环环相扣与层层递进,学生理解透彻,为下一步的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合作探究

第一步:测量发现

数学课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强调合作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1)首先提出要求:任意画三角形,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再算出它们的内角和,个人独立完成。(避免学生画的三角形比较单一,组长分配本组同学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

2)然后小组合作,将测量结果和计算的内角和,填入统计表。

3)再交流从刚才的测量和计算结果中,发现了什么。使学生知道,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一方面练习测量技能,更重要的是为探索活动生成多样的素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小组内数据比较丰富,利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通过不同的多个三角形测量结果的一致,教师肯定说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如果有的同学计算结果不是180度,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思考怎样才能得到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第二步:操作验证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提倡学生“做数学”,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实验、操作和探索。

1)首先学生独立思考验证方法。

教师提示 180°是一个平角,根据平角的特点,思考其验证方法,为学生验证开拓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2)然后小组合作,操作验证(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

学生汇报交流验证方法:撕拼、剪拼等方法,并进行操作演示。

得出结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第三步:课件演示

有了上面的动手实践和亲身感知,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我利用课件展示,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

通过课件展示量、拼、折的过程,让学生及时在脑海中强化这一谈就发现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第四步:对比强化

到此新课并没有结束,课件出示两个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两个三角形争吵的场面,通过课件引起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与三角形的大小有关”的讨论。通过讨论,再利用实物观察、比较老师手中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板,使学生感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形状大小都没有关系,不仅深化了知识,而且体现了知识的严谨。

到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发现、猜想、验证、归纳、讨论、观察、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经历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到学数学的快乐,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拓展思维、巩固新知

比口才【知识的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比细心【知识的直接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比智慧【知识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

比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识拓展。【拓展学生思维,兼顾到智力水平发展较快的同学。】

五、交流收获、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或遗憾?

学生进行总结,自我评价,既有知识的反思,又有学法的指导,使他们初步学会评价自己,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六、说板书

板书设计:三角形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板书简洁明了,突出体现了本课的重要内容。

七、说课总结

总之,在本节课的活动中,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参与者与合作者” 的角色,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有效地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探究活动中去,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成长,真正成为学

习的主人。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