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ELLE》热荐:二胎经济学

(2014-05-09 09:00:29)
标签:

情感

二胎政策明确出台,拥有两个孩子成为辣妈们的幸福新标准。小夫妻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赶政策“头班车”也成了时髦趋势……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近日连连呼吁,扎堆分娩不仅会导致各大医院产科床位紧张,同时也会加剧孩子们今后在上学、就业等环节中的竞争,建议适龄夫妻们理智考虑生二胎的问题,将身体调养到最佳状态后再生也不迟。

《ELLE》热荐:二胎经济学

二胎,生,还是不生?这是所有适龄夫妻都今面临的问题。粗略计算得出,一线城市普通家庭生育抚养两个孩子一年的花费在8万元以上,若要承担这样的费用,夫妻双方月工资至少要达到每人1万元以上。同时,两个孩子谁来照看?是把本来就存在“婆媳危机”隐患的婆婆请来,还是每月花至少3000元请保姆,或是妈妈中断职业理想、辞职做家庭主妇?摆在两个可爱的宝宝前面的,是一大堆赤裸裸的现实问题。经济考量似乎成为是否生二胎的首要因素,而精力和时间的分配又是一大笔需要规划的软性投入。二胎经济学,是一门独立学科。

二胎的成本投入

日常开支和教育规划储备金

“两个月3桶奶粉要800元、公立幼儿园学费每月至少1500元、英语班每年14000元……”距离老二出生还有6个月,翟煊就和太太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对这个年收入约30万的家庭来说,承担两个孩子的生活费用并不是大问题,但教育经费要花多少得“走着瞧”。“我们刚买了房,没有积蓄,现在月供要4000元,每月养车、交保险平均下来也得2000多。”尽管两个孩子都还没上幼儿园,但他和太太已经开始考虑两个孩子上哪个中学更好了。

硬件居住环境

大城市生活成本高,竞争压力大,这让官晓锋和太太一直在为生二胎犹豫。“老婆在网站工作,月薪就几千块,虽然我的收入还不错,但我也不敢保证这个工作能一直干到退休。现在的工作节奏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每天从早忙到晚不敢有丝毫怠慢。”他说,他们会在两年之内做个决定,“如果要生二胎,就得买辆大车,再换个大房子。”

教育方式的全新摸索

“如何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和平共处,我们完全没有经验,得摸索着来。”作为一个巨蟹男,李坚韧是爱孩子的,但又是纠结的。一男一女,凑成一个“好”,这是夫妇们公认的理想二胎模式。但实际上,男孩与女孩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女孩子娇气、敏感,稍微说她几句就跑到房间里去哭;男孩子嘛,我们就想培养他男子汉气概。”家家教育各有难题,需要更多时间和耐心去尝试、摸索。

私人时间的全部贡献

“精力,必须要有旺盛的精力才行!”郭莹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有了老二后的生活,房子换了个大的,父母和公婆都来做“援兵”,所有已经打包收起的衣服、玩具、奶瓶又要重新搬出来,往往刚给老大洗完澡老二就午睡醒来了,还没来得及抱起老二,老大就喊要喝奶……忙得团团转的生活让郭莹完全屏蔽了看电影、逛街、闺蜜约会的生活。老二出生后,夫妻两人独处的甜蜜时间也少了,“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都没有时间和力气吵架,每天把孩子哄睡后,我们倒头就睡了”。

高龄产妇身体消耗  

熊瑾今年已经34岁,她和爱人一致认定两个孩子会更有益于小朋友的身心发展,小时候不会那么“独”,长大了遇到事也相互有个帮衬。但是她和爱人要孩子要得晚,再生一个,势必会对身体有更大的消耗,也面临一些危机。“另外,我爸妈也60岁了,现在带一个孩子都费劲,过两年真心就照顾不了两个了。”

二胎的甜蜜收益

幸福指数的飙高

“家和万事兴,我的爷爷身体也还硬朗,我们带着一双儿女和父母、爷爷在一起时,那种幸福感是没法形容的。”李坚韧说,自从老二出生后,自己的家庭感更强了,从夫妻两个人出去旅行到带着一个孩子一家三口出去玩,再到现在一家四口形影不离:“很多事情都不再只是以一个孩子为核心了,更多想的是如何更和谐,比如做游戏,原来让一个孩子高兴就行,现在就会以融洽为目标——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两个孩子的自觉成长

让郭莹没想到的事情是,老大很快就接受了老二:“可能是太小的缘故吧,两个孩子之间丝毫没有隔阂,也没有排斥,老大还会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好吃的到弟弟身边求分享。那个画面太美好了。两个孩子之间的年龄差还是不要太大的好。”

女人的成长和改变

“当了母亲之后,会学到很多东西,而做两个孩子的母亲,就会有双倍的成长体验。他们会又笑又闹,又打又叫,所有感情都是相连的,从小到大的主题就是竞争和妥协,他们就像两只小狗一样共同面对这个充满权威的世界。他们的到来和看着他们成长对我来说就是一件特别的‘礼物’。”这是鱼妈的感悟,充满了正能量。

“辞去工作,全身心地陪伴他们成长,这对我来说根本不是损失,相反是我有生以来最好的工作。这份‘工作’需要24小时On Duty,比那种可以喝喝咖啡、和同事聊聊天的正常上班辛苦得多,但我非常爱这个职业。”对于有人提出的时间成本问题,她说,有了孩子以后,虽然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丧失了和好友们外出、聚会、旅游的自由,“有了孩子后自己就变得一团糟的妈妈是缺失时间管理能力的”。

怎样的状态适合生二胎

做全职妈妈的思想准备

在政府部门做专职司机的张峰告诉ELLE,自己月收入5000块,老婆自从怀了老大开始就不上班在家全职照顾孩子了。“生老二真没做太多考虑,就是觉得一个娃娃太孤单了些,那时候决定让太太辞职在家,关键是考虑到要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和教育孩子们。”他自己的月收入加上丈母娘老两口帮衬着,一家四口的日子也算过得红红火火。

ELLE评析:并非全部的二胎家庭都需要太太辞职在家,但至少夫妻中需要有一人暂时“牺牲”自己的事业发展,将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在照料家庭和孩子们的起居、教育上。

双方父母的托衬和帮助

郭莹特别强调了隔代照料的重要性。“两边父母身体都好,都能帮着照顾孩子,这太重要了。”还在产假中的她深刻感受到了父母健康的好处。做媒体工作的爱人白班和夜班颠倒着上,基本指望不上;自己一个人连一个娃都应接不暇,别说两个了。自从老二出生后,一家人基本上每天都住在一起,妈妈主要负责看老大,自己则负责看老二,婆婆负责给一家人做饭,两个老人都很爱孩子,不辞辛苦,这让她感动之余也长舒了一口气。

ELLE评析:老人的帮忙,对职场妈妈而言是不可少的雪中送炭。曾经在教育第一个孩子时和老人发生的分歧和摩擦,在第二个孩子的抚养中往往能吸取教训、得到修正。这样,夫妻俩去打拼事业,也能安心得多。

夫妻感情须牢固

李坚韧在阐述两个孩子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甜蜜和美满的同时,也告诉我们,这份融洽的前提一定是夫妻二人感情基础牢靠。“我和爱人相识相恋有十多年了,感情一直很好,老大和老二的出生使我们的关系更融洽。虽然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时间少了,但我们却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沟通,4个人的小家庭让我们的关系更稳定。”

ELLE评析:如果夫妻感情在生了第一个孩子之后出现了问题甚至是裂痕,切莫指望用生二胎来改变现状。两个孩子的家庭需要夫妻二人在价值观、未来生活目标上有超高的默契才可以支撑。

钱是成本,不是决定因素

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向ELLE坦言,在考虑是否要二胎时,并未将物质因素当作最重要的事。“钱多钱少不是事儿”、“有钱就富养,没钱就穷养,只要孩子能健康快乐正直善良”、“我们希望两个孩子能互相陪伴,也能互相促进和学习,学会包容、接纳、沟通,而这些都和物质条件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

ELLE评析:生二胎,需要有对幸福生活的期许和冲动,也需要理智的思量。什么样的物质条件都有可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自我管理的能力和一份担当,就永远不会错。

推荐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