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折现率应当是多少?
(2011-11-21 )
对公司股价采用DCF法进行估值时,常采用长期国债利率(庞大备注:一般采用10年期)或5年期以上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做为无风险折现率,这是考虑到此利率相当于社会一般资金的成本。银行存款或国债一般来讲违约的可能性小,风险低,但是公司的经营就不一样了,每天大量公司的倒闭现象就是明证,因此我们用无风险折现率估值后,还得给这个估值打一个大大的折扣,来增加我们的安全系数。
事实上,不考虑风险和超过资金成本的超额收益,我们用此折现率,获得的收益是跑平社会资金成本,即相当于把资金全部买成长期国债或存为银行长时间定期存款,或者理解为以票面价值买入长期国债。
考虑到股权投资的风险,作为投资者,我们必须追求更高的收益率,即我们的买入价格应当低于用无风险折现率计算后得到的价格。如果是国债,要获得更高的收益,则要以低于票面价值的价格买入。在我们的股价估值当中,我们常采用打4-6折的办法,俗称安全边际。
到底是打4折还是6折,不太好量化。其实我们可以把无风险折现率作修改,把股权投资的目的因素考虑进去,获得实际的折现率,就把安全边际给实际量化了。
那么,实际的折现率应该取多少呢?考虑到股权投资的本质属性,它追求的肯定不是国债收益率,它追求的是超过社会资本的实际平均收益率。社会资本实际收益率可以简单用GDP的增速来代替,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通胀系数,因此,我觉得折现率应当保守取值大于(庞大注:预测期内的)GDP增速和通胀系数之和。
在2011年当下,GDP增速以10%计,通胀系数以5%计,我觉得折现率保守取值应当在15%以上。同理,考虑这个折现率系数,如不考虑股票盈利增速超过15%的情况,现在股票PE应当在7-10比较合理。看到一些中小板块股票市盈率动辄在40以上,我真为他们的高增长率捏把汗,我还是别碰吧,这个钱不是我能赚得来的。
*************************************************************************************************
企业评估中选择折现率的基本原则
(1)折现率不低于投资的机会成本。
(2)行业基准收益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但行业平均收益率可作为确定折现率的重
要参考指标。
(3)贴现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
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方法
摘要:从资产评估理论和实践出发,总结并分析了确定折现率的四种方法,即加权平均成本法、资金利润率法、累加法和系数法。认为在目前资本市场条件下系数法的应用尚不成熟,加权平均成本法等三种方法主观性较强,在实际评估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谨慎确定折现率。
一、折现率的含义及确定原则
1.折现率的含义
折现率是将未来收益还原或转换为现值的比率。折现率实质是一种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它与报酬率、利润率、回报率、盈利率和利率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企业投资者的愿望是以较小的风险来获得较大的收益,但在一个较为完善的市场中,要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就意味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即收益率与投资风险成正相关。折现率的本质揭示了确定折现率的基本思路,即折现率应等同于具有同等风险的资本收益率。
2.折现率的确定原则
(1)折现率应高于国债利率和银行利率。企业将资本投资于国债或银行,不需承担风险,但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大多数投资者愿冒一定风险投资,如投资于企业,以期获得更多收益,故企业价值评估时折现率应高于国债利率和银行利率。
(2)折现率水平应以行业平均收益率为基础。企业收益水平有明显的行业特征,行业结构强烈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和行业内部的所有企业,行业主要结构特征决定了竞争的强弱,进而决定了行业的收益率和行业内企业的盈利空间。
二、折现率的确定方法分析
运用收益法进行企业整体资产评估时,折现率的确定方法有以下四种,具体分析如下。
1.加权平均成本法
2.资金利润率法
由于资金利润率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在确定折现率时可以以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为基
础,再根据企业条件、经营状况进行调整,这种方法叫做资金利润率法。
*************
3.累加法(主用)**************
累加法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折现率=安全利率+风险报酬率+通货膨胀率
安全利率是不考虑风险报酬情况的利息率,一般是指国债利率,在我国也可指银行利率。
风险报酬一般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是由企业经营的本身所引起的收益不确定性。它可通过企业经营期间运营收入的分布来度量,即运营收入变化越大,经营风险越大;运营收入变化越小,经营风险越小。经营风险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类。内部经营风险与那些企业内部能控制的运营条件联系在一起,它可通过公司的运营效率得以体现。外部风险与那些超出企业控制的环境(如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强加给企业的运营条件联系在一起。财务风险是由负债导入企业的资本结构之中而产生的。通常用负债与权益的百分比来度量财务风险,负债在资本结构中比重越大,这种风险越大。由于负债的存在意味着有义务支付固定费用(利息),于是存在着收入可能不足以支付这些债务的风险。
如果企业的收入金额和支出金额是按预期的各年即时价格预测的,为使企业的收益不低于实际期望水平,则应在实际期望收益率水平上,再加上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累加法是目前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用来确定折现率的最常用方法。但由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的量化,目前主要依赖于经验判断,其粗略性是明显的。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行业发展前景、市场状况和同类企业竞争情况基础上,运用经验判断才可能趋于合理。
4.β系数法
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β(社会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
上述情况说明,在目前的状况下β值的测算很困难,且缺乏实际意义。
来源:http://3y.uu456.com/bp_0i17217ivj9x6b7430zf_1.html
************************************************************************************************
预期增长率如何取值?
庞大网络整理:
一,10年自由现金流量预期增长率:1,历史增长率; 2,可持续增长率;
二,永续预期增长率:1,GDP增长率;
2,净资产报酬率*(1-股利发放率);
*************************************************************************************
[精品]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中预期增长率计算方法的探讨
http://www.docin.com/p-926618622.html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