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

(2016-10-16 04:48:00)
分类: 资源共享
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李子:生于日本,东大校友,宫崎骏大胡子(甚至还真的有点撞脸),因为自噬现象的研究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大隅良典先生。
自噬,就是细胞自己吃自己的一种机制,是很伟大的发现,成为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39个单独奖者其中之一(大约只占总的1/3),而他本人,也是日本科学界相当德高望重的人。
要怎么认识这个人呢好吧,用一种比较俗的方式介绍一下
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1.
“我很惊讶,我还在实验室里!”
          (“I was surprised. I was in my lab.”)
——大隅良典有多喜欢研究呢?获奖后,组委会给他打电话,日本时间晚上6点多,他居然还在实验室里。#别人家的导师# 。他一开始一个人研究,后来领导了一个实验室,只有三个学生。不过,现在他的实验室已经蛮大了。
对了,如果你们对谁给获奖者打电话感兴趣的话,这个人叫Staffan Normark,是瑞典科学院的终身秘书
“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call,very,important.
         优雅冷,“From Stockholm”。
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2.
“(热爱之源是)理解未知事物的欲望
今后的研究课题还多着呢。”
(「分からないことを理解したいという意欲
今後の研究課題は山ほどあります。」)
——从小体弱多病的大隅,却喜欢自然,采集昆虫是一大爱好父亲作为九州大学的工学教授,大隅耳濡目染,从小就将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曾经对化学感兴趣,但最后依然“皈依”了生物 …他哥哥也是东大生!
他在很多场合都谈到了他的领域今后的工作目标和前景虽然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可是依然要加油啊大隅君!
3.
“太感动了,可以一直盯着(显微镜里)那个场景,多长时间都
(「大変感動し、何時間もその様子を見続けましたね」)
——大隅良典第一次用酵母诱导实验时候,观察到了细胞自噬他十分开心地告诉周围的人,发现了有趣的东西这是一个开始,而发现的喜悦和感,无疑也是究的“醍醐味”呢(醍醐味=日语中的有趣之处,哈哈)
他对显微镜非看重,他自己也非常喜欢显微镜他手下的学生,他都会让他们进行显微镜的观察训练敏锐地观察到象,是生物学的王道。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4.
“用酵母,你可以回答关于生命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问题
(“You can answer 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life through yeasts.”)
——酵母几乎贯穿了大隅良典研究的全部在他完成博士学位拿到之后两年,导师告诉他,没有教职呢于是大隅去了美国的洛克菲勒大学在洛克菲勒的埃德尔曼研究室,他的课题是…呃,小白鼠的试管受精,而且并不顺利但是当他接触到出芽酵母的时候,他忽然发现了新的方向开始通过诱导细胞增殖的方式研究细胞生理这太重要了,没有酵母就没有他后来的研究。
酵母其实也还挺伟大的看这幅图你就有大概感受了——新世纪之后有这么多研究都靠酵母啊,真应该给酵母颁个诺贝尔特别奖。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5.
“完全不能想象啊,太吃惊了。”
           (「想像できないくらい驚いた」)
——这句话不是大隅本人说的,是大隅的妻子说的日本产经新闻也给大隅夫人大隅万里子打了电话,夫人很惊讶夫妇俩现在住在神奈川。
万里子也是科学家,是西东京科大的生物学教授1993年还和大隅良典一起出过书大隅曾经说过,自己很尊敬妻子想必也是非常厉害的女性吧。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6.
“我自己并不是了做好的药物也没有直接为社会作出贡献
(「私自身は良い薬を創ったわけでもないし接的に社会貢献をしたわけではないので。」)
——大隅良典从事的生理学研究,是非常基础的细胞活动机制关于自噬,虽然前景很广阔,对于癌症阿尔兹海默和二型糖尿病等等都有对策,但是现在还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但是这样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7.
“科学就是科学,科学不从属于技术。” 
(「科学は科学であり、技術に従属しているものではない。」)
——大隅先生认为,现在的科研有点急功近利对于“有什么用”的问,不应该如此短视他就日本的基础科学研究现状——经费减少因为不直接出成绩而关注不够,发表了这样的看法他觉得,科学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成果在未来才会显现,整个社会应该对科学有更多支持。
8.
“年轻研究者倾向于选择受到瞩目的热门专业,但这不能说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是学者的话,应该将眼光放在未知的领域。”
(「若い研究者は注目されている分野に行きたがりますがそれは正しい択とは言えません学者であれば未知の分野を目指すべきです)
——给年轻人的忠告1970年代,对于大肠杆菌的相关研究如火如,大肠菌蛋白合成机制的研究十分火热,而分子生物学在日本还没有人涉及隅在读博士的时候也做大肠杆菌相关的东西,但是并没有出什么成绩,找工作也找不后来的突破也是因为换了方向,而且别人对细胞里的液泡没有兴趣,跟他同方向的竞争者都没有,他偏偏要进行液泡输送物质的研要下这样的决心,也是很困难的呢
他也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希望现在的年轻研究者要有探索开拓的精神,不要安于现状,而且也不要总去问“有没有用”。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当然得了诺奖的研究,迟早是有用的:那个得了诺贝尔奖的“自噬作用”,有啥用?它能救命啊!
9.
“日本的科学研究者,总是给人一个人孤独地进行研究的印象。但这是很不对的科学也是社会运转的一部分,非常有社会意味的不断试错的世界。”
(「日本では科学の研究は研究者が一人孤独に進めてい るというイメージが一般的にあると思うが、それは大き な間違いで、科学もまた人間の営みの一つであり極めて人間臭い試行錯誤の世界である。」)
——大隅先生希望,在青少年的科学教育中,也加入伦理情操、社会的讨科学不孤立于社会而存在,让科学成为社会的一部分,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10.
(小时候)热衷于飞机模型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夏天喜欢在小河里捞鱼捕萤火虫采集昆虫,手持网子在野外走就是采筑紫野芹菜木通杨梅、野草莓,能够感受自然的四季变迁抬头看见满天的星星可以很容易辨认出星座,银河像地上的河流一样奔腾这些当时都没有想过,但今天作为自然科学专业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者,这样的体验,就是一切的原点吧。”
(「模型飛行機や鉱石ラ ジオ作りに熱中したし夏は小川で魚をすくい、蛍狩り 昆虫採集に夢中になり、一日中網を片手に野山を歩き 回って過ごしたつくしセリアケビ、ヤマモモ野イチ ゴなどを採りに行き自然に四季を感じることができた。 星が満天を飾り星座も容易に判別することができ、天 の川が本当の川の流れのように見えた。  その当時は思いもしなかったが、今、私は自然科学の 一分野である分子生物学の研究者であるその原点は このような体験からきていると思ってい」)
——你不知道的是,大隅先生也是小学科学教材的编撰者!他觉得,让小孩子们爱上自然、爱上科学,对世界抱有宝贵的好奇心,是一切的起点这些让他感动的瞬间,我们能否体味得到呢?
まあ、不忘初心一心向前吧初心をわすれないで前しか向かねえ!
          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http://img2.ph.126.net/bssmZPV_s1bi4J3BiGctHw==/1888978568706950384.gif..." />

巴洛克艺术博客欢迎朋友http://blog.sina.com.cn/ostrich2014

诺奖得主大隅良典的10句话(硕士看了会沉默,博士看了会流泪) <wbr>...

唯美新境界,尽在巴洛克艺术!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欢迎分享 !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