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观察开启起步作文教学之门 《用心观察 细致描写》教学案例及反思
(2015-12-29 11:30:55)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反思 |
用观察开启起步作文教学之门
《用心观察
洪湖市双语实验学校方曼
一、案例背景: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因此,作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三年级是语文作文的起始阶段,对于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的学生们来说,从看图写话上升到写作文,其实是一大难关。很多学生写作时感觉无从下手,无话可写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所以作文教学也成了老师们耗时最多、费力最大、效果最微的工作。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常常听到老师们说:作文课不好上,学生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缺乏写作热情。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是因为学生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没有积累生活素材,缺少组织语言的能力,心有千言却难下笔
二、案例目标、重难点:
在此背景下,根据三年级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为本次作文训练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校园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展丰富的想象,进行细致描写,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能按一定顺序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和恰当的修辞把景物写具体。
三、案例纪实:
片段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上一节什么课吗?(作文课)你们都写过哪些类型的作文?(写人的,写事的,写景的,写物的),这么多作文,无论是写人,写事,写景,写物,要想写好这些文章,咱们首先要学会怎样?(学会观察)那你们平时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手去摸)大家都是调动身体的各个感官来观察事物的。老师把这他们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读,(课件出示:观察法宝歌
(设计说明: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目的,用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梳理观察事物的工具。)
片段二:选取景物
1、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我们的校园。(课件出示校园景色)
2、欣赏完了我们的校园,大家觉得我们的学校美不美?(美)
学校有哪些景物,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请同学们用以下的句式来说一说。(件出示:①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有_____;有_____;有_____;还有_____。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生1: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有教学楼,有塑胶操场,有花坛,有文化广场……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操场了,因为操场可以让我们锻炼身体。
生2: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有高大的教学楼,有宽阔的操场,有美丽的花坛,还有庄严的升旗台……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教学楼了,因为我们在教学楼里学到了很多知识。
……
3、同学们看看,学校的景物这么多,咱们不可能都写呀,我们该如何选择呢?(选自己喜欢的,选自己最熟悉的)
(设计意图:学校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了三年,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一角一落都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地方。选择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作为观察对象,无疑增添的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降低了写作难点。在熟悉的地方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自己熟悉的景物观察描写,实际上是在渗透如果选材的方法,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如何选取恰当的题材来突显主题是很困难的,这个环节告诉孩子们在写作时,我们应选择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材料进行观察,这样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诉。)
片段三:引导观察
师:我们每天在学校呆得最多,最熟悉的是哪儿呢?(教学楼)(出示教学楼图片),那我们就从它开始考察吧,这是我们学校的全貌图,我们以走进校门的这条林荫校道为观察点,谁能用一两句话先来介绍一下教学楼的位置?(引导学生说:(教学楼位于林荫校道的左边。)(走进校门,在林荫校道的左边是高大雄伟的教学楼)弄清了他的位置,接下来该观察它的什么了呢?(特点 )谁能用一两句话来说说我们的教学楼结构特点。(引导说:教学楼共两栋,每栋四层,前面一栋是1—4年级的同学在使用,后面一栋是5—9年级的学生在使用),这是从近处看,从远处看它像什么?(像“工”字形,又像英文字母“H”)这样的教学楼给人什么感觉(高大雄伟),刚才我们是从近到远的观察了教学楼的外部结构的特点。下面,我们到这两栋教学楼里面去看看,都有些什么教室呢?(课件出示教学楼里面的图片)谁能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来说说。(指名说)老师这有些好词,你们能不能把这些好词带进去再说说(引导学生说:走进教学楼,教学楼里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有温馨舒适的舞蹈室、有资源共享的微机室、有书目繁多的阅览室,还有窗明几净的办公室。)用上这些好词,句子更怎样了?(具体了)景物更加(生动了)上课时,下课时教学楼分别是什么样子呢?(指名说:上课时,同学整齐地坐在教室里读书写字,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下课了,教学楼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飞出教室,在走廊上嬉戏玩耍,整个教学楼充满了同学们欢乐的笑声!)在这样的坏境中学习成长,大家收获了什么了?(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而且懂得了很多做人道理!)这是我们的自己感受。
师 :通过同学们刚才观察,我们就把咱们的教学楼生动具体的介绍出来了,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们在观察教学楼时都用了哪些观察方法。首先我们介绍了教学楼的位置,然后观察了教学楼的外形结构,无论是位置还是结构这些都是教学楼的什么呀?(特点)也就是说观察时我们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观察。(板书:抓特点)在观察教学楼的外形结构时,我们是由近到远,这说明我们观察的时候要有什么?(有顺序)远看教学楼我们发现他像“工”字,又像“H”。这说明观察时我们还要会?(板书:会想象)最后,大家还说了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感到幸福,这是大家的感受,就是说观察以后,我们还得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情感。(板书:表情感)
(设计意图:在看说话的方式中,渗透四种观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交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充分的说。作文过程是观察、活动、思维、想象、表达等有序的训练的过程,而整个过程需要对话的支持。三年级学生刚学习作文,他们需要在交流互动中借鉴、模仿、领悟、创新。我通过学生最熟悉的教学楼的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们抓住教学楼的特点,有顺序的观察想象,在对话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互相启迪,从而做到个性表达。)
片段四:运用方法
师:教学楼是我们平时学习时呆得最多的地方。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们活动最多的地方?(课件出示:塑胶操场)我们用刚才学习的这四种观察方法来说说我们的操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的说说,每组挑选一名说得最好的为代表,一会全班交流。(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在林荫校道的右边是学校的操场。外边是红色的跑道和白色的边线,中间是绿色的球场,组成了一个宽阔的塑胶操场。操场的两边还种着一排香樟树,他们四季常青,像一个个身穿绿装的哨兵日夜守护着我们的校园。早晨,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操场上做早操,晨跑。下课了,学们飞出教室,奔向操场,在操场上嬉戏,玩耍。同学们有的在踢球,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跳绳、还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呀!那笑声传遍了整个校园。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迅速跑进教室,刚才还热闹非凡的操场,又恢复的宁静。操场带给了我们无穷的快乐,我喜欢我们的塑胶操场!
(设计说明:这个过程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前面已“扶”着孩子们学习运用了观察的四种方法,即:抓特点、有顺序、会想象、表情感,为孩子们架设了一个“阶梯”。这个过程,学生们就可以沿着这个阶梯一点一点“攀”上去。运用四种观察方法把操场描述得具体生动。)
片段五:动笔练练
师:同学们说得这样好了,那大家会写吗?下面给你们十分钟,选咱们校园的一处景物,用一段话具体的写下来,注意要用上今天学到的这四种观察方法!可以是我们刚才说的两处,也可以是大家喜欢的咱们校园里的任何一处。写完后,把我们开始说的那段话,分别放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这样合起来就是一片完整的作文了。)(学生写时老师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注意观察有顺序,结尾处表达一下自己对所观察物的情感,把字写好,不写错别字)
(设计说明:说都是为写作铺垫的,作文最终还是得落实到写。学生当堂练写,教师可以针性的指导和点评,既能引导学生有效的写作,又能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的道理。从而也减轻了老师们批改作文的难度。)
四、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就是指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 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这节课中我充分调动学生身上的“六员大将”——眼、耳、口、鼻、手、脑,抓住学生们最熟悉的教学楼和操场,以看图说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交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说到写。另外,作文源于生活,重在积累,得益于练笔。作文过程是观察、活动、思维、想象、表达等有序的训练的过程,而整个过程需要对话的支持。三年级学生刚学习作文,他们需要在交流互动中借鉴、模仿、领悟、创新。这节课我通过生活中的素材,创设情境,平等对话,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学生写的困难的问题。
要想上好一节作文课,对于老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老师不但要有很高的语文素养,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在课堂上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想象是否恰当,老师都要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及时而准确的评价,换句话说,就是驾驭课堂的能力要超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其实我觉得这句话对于我们语文老师而言,可以这样说“习作指导能力是语文老师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一个语文素养超强的老师教出来到学生一定是写作能力超强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自己在写作这方面很是欠缺,所以语文课的几种课型中,我最怕的就是上作文课。要想克服这种害怕,唯一方法只有多读多练。读文学名著,写下水作文。
另外,授课的学生的习作能力不同,课堂所呈现的效果就不同。平时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语言积累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升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一定的遣词造句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又是很低级,很初步,甚至是很朦胧的,如何有效地开展和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我们可以多布置一些观察作业:比如让孩子们泡绿豆,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比如让孩子们观察胖大海,观察胖大海泡之前,泡之后的变化。比如春天来了,让孩子们找找春天,让他们说说从哪些景物身上找到了春天,四季变化时,我们就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引导学生观察咱们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孩子们看的多了,懂的多了,积累的多了,自然而然就写得多了。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好咱们的课本,利用课本里一些写作空白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空间,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
这节课仅仅只是敲开了作文教学的大门,作文教学是一条漫长而又崎岖的探索之路,在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只要我们立足学生作文实际,精研教材,多想点子,灵活运用作文教学方法,教师难教、难改的现状一定会成为历史,学生乐写、善写的明天一定会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