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作描写,让人物“动”起来》教学反思

(2015-09-26 09:58:44)
分类: 教学反思
http://s15/mw690/004lE3L4gy6VJbvQUKWee&690
洪湖市实验小学   谢美霞
      
      作文教学应该算是我教学上的一大软肋。教这个班是第三年了,也曾尝试过很多办法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比如写周记、写读书笔记、写小练笔、课前三分钟读美文或演讲、对写得好的作文及时表扬等等,但是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大问题还是存在。如:平白直叙、无细节描写、主题不突出、立意不深刻等等。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试图寻找作文教学的出路,打算把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我查看了很多资料,也进行了思考,认为这应该是一条不错的路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上了一节《动作描写,让人物“动”起来》的作文指导课。
      这节课为了让学生体会动作描写的妙处,领悟动作描写的技巧,在训练中实现知识迁移,让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四个诀窍,我精心设计了一份适合我们班的教案,包括情景导入、概念识别、技法训练、妙笔生花等环节。首先通过欣赏这两年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入题,逐步理解什么是动作描写,动作描写的作用。然后带着学生读以前学过的名家笔下写人物动作的片段,通过品读感悟来归纳动作描写的四个诀窍:一、认真观察,细化动作;二、仔细推敲,选准动词;三、抓住情态,恰当修饰;四、把握特征,巧用修辞。再选一组学生参加活动时关于动作的典型照片,请学生根据所归纳的诀窍进行实战训练,或说或填,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这四个动作描写的诀窍。最后让学生边看视频边抓住人物动作特点进行片段描写。
      虽说上课前教案是经王导指导后得到肯定的,觉得整个环节应该是比较流畅的,觉得这个设计应该是将动作描写落到了实处的。但一节课上下来,毛病还真不少:第一、每讲一个诀窍就出示一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说,这样让整个环节都不集中,显得有些零散,也没有层次感,看不到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进步过程。第二、每一个环节结束后,都应该让学生用上所学诀窍说一说那组照片上人物的动作特点,或是我自己归纳也行,但这点我却没做到。第三、课堂上语音不简练,点评语太过单一。第四、课堂掌控能力太不理想。第五、普通话和语感还有待提高。
      但在这节课中,我最满意的地方是,因为是对孩子们自己照片上的动作进行说来,所以整节课孩子们的积极性始终都较高,能主动去思考细化动作的作用,并用心品味选准动词的妙处,用心感受恰当修饰、巧用修辞的魅力。最后在妙笔生花的过程中,杨沛源、李奕帆同学还能用上所学的诀窍抓住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的动作凸显人物的特征,这是我没有料到的,也是我最想看到的。还有,每次都担心下课了自己的教学内容还没结束,这节课的时间上也把握的很好。
      课后,看了同学们交上来的写作片段,尽管问题还是有不少,但是有一半学生能够明白什么是动作描写,并在努力地写好,而且还出现了几篇较优秀的片段,我在班上朗读了这些片段,并表扬了这些学生,也让其他学生来点评一下他们写的好在哪里。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动作描写的妙处和魅力,进一步落实那堂作文课。
      尽管这堂课还有很多急待改进的地方,包括层次不清晰、语言不简练、点评不精准等等,但总的来讲,我认为这堂课还是有实效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作文指导是可行的。
      当然,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可能靠一两节作文指导课就变好,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也需要教师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灵感,同时,一些能够学习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还是可以尽量交给学生的。这次的课只是打开了我作文教学之路,接下来我还会设计一系列的人物描写指导训练,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尽管这条理想之路充满荆棘,崎岖不平,但我会不时地用屈原的话来勉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