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胖大海变身记》教学反思

(2015-01-15 18:39:0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

《胖大海变身记》教学反思

洪湖市双语实验学校   李娟

 

《胖大海变身记》是一节观察作文指导课,目的旨在以胖大海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观察过程中,体验观察、发现的乐趣,增强探究的情趣,,并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组织材料,不拘形式表达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分为了三步:第一步,通过手、眼、鼻多感官的观察,感受胖大海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触感等,让学生明白,观察一种物体可以通过摸、看、闻等多种手段,运用这多种感官进行的观察,才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观察在语言描述上,如果能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介绍就更形象、生动,在写作手法进行了相机引导。第二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观察胖大海在热水中的变化。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观察层次,我特别设计了观察记录表,让学生明白描述物体变化过程,可以用上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如:开始、过了一会儿、接着、最后这样的词语,这让学生在交流汇报环节中受益匪浅,表达会更有条理。第三步是在前一个基础上对胖大海的进一步观察,让学生对胖大海浸泡过后的水用鼻闻和用嘴尝,特别提醒学生“尝”是更进一步的观察,但要注意不能乱尝。实验结束后,让学生针对这节课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到了观察的乐趣。

整个教学设计,体现了观察的层次性、渐进性,无论是在观察方法的引导上,还是在语言表达的条理上、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都作了明确而精炼的指导,所以在第二课时学生动笔习作后,呈现出来的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对胖大海浸泡前的外形特点和浸泡后的变化,有条理的进行了表达,语言或多或少都运用了想象、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说明学生在掌握了观察方法的同时,在文字表达上也有了一点心得。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因为学生平时接触这种动手操作的课较少,难免显得兴奋,在交流汇报环节中,课堂纪律显得难以控制,总得时不时的强调学生注意倾听,此环节中显得稍有点慌乱。事后也进行了反思,虽然提前做了纪律的强调,但毕竟还是孩子,自控力较差,是不是应该提前设立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不仅对学生的汇报有评价,还应对各小组的综合表现有评价,这样才会激励学生自我约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