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后有个十分不错的童年,到77年以前,都没有花时间念书,那时候书也少。我记得也就是放寒暑假无聊至极看看家里四大名著。其中三国水浒还看不下去。只有看看红楼,西游记。还有一本什么三刻拍案惊奇。也看不出什么来,只是看故事。一点没有觉体会其中的美。
我儿子上小学,总是为了语文成绩发愁,我找到老师说怎么提高语文成绩,我自己也是同意问题,我希望我儿子不再重复这个悲剧,表达自己的愿望都词不达意,难抒胸怀。老师笑笑说:语文需要艺术天赋。算是给了我一闷棍。我还是给我儿子找了一对一的语文家教。老师说只管会考试,多少提高一点成绩,不负责鉴赏力。
还别说,我儿子语文成绩一下子从最差的(比较他的其他科目)变成成绩最好的。直到高考,语文成绩都是所有科目里比较好的。而最不担心的数学倒是一般。数学家教请的最晚。
我很少读书,跟大多数人一样,靠电视剧了解历史。重大历史事件都是通过看电视,假单差总是笑话我,他在少年时期读了很多书,说起任何历史事件,古今中外,他都能说出一二三来。
至于一些诗歌,都是听其他人用过多次,觉得十分痛快,包括成语。其中李总是影响我最多的。我对李总简直佩服五体投地。跟着学了很多诗词短句,和成语。所以我到现在也是会用几句诗词。至于整首诗歌,作者是谁那是肯定说不出来的。李总可以从头到位一一道来。最可贵的是需要时候信手拈来。一个人可以轻松地,准确地,淋漓尽致地,很有诗意地,有感染力地表达意思是多么令人羡慕!
三年前开始学着写博客,为了直抒胸臆,不得不搜肠刮肚在自己的字典里找些合适的词汇,可怜我的字典那么薄。经常找不出合适的词汇,只好用大白话说给李总,每每没等我打字完,李总就给出成语或者合适的词,我一拍大腿: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我提供一个故事的框架,李总负责润色。那博客就很好看了。可惜李总现在工作忙了。不管我了。我要读书了,要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中丰富自己的词典了。
我买了很多纸质的书,比如红楼胭脂批。学习闹学堂的写法。学习薛蟠人物的写法。真是活灵活现,我要是讲故事能有其皮毛也算不俗。
可惜现在眼睛花了,很多书都只能白天看。尤其是各种批注,太费劲。
同学推荐我电子书,说虽然不是所有的书都有点子版,大部分经典还是有。可以作为一个看书的渠道之一。
我买了kindle,买了一些电子书。
我十分满意,第一看书舒服,不晃眼。比电脑iPad舒服。
第二:很轻,不用拿着很重的书。适合旅行。也适合在家里。从此火车飞机上,机场不寂寞。任何等候的时间都可以用来欣赏几首元曲。或者几个戏词(很多戏词很美,朗朗上口还亲民)
第三:买书很方便,价格便宜,在电脑上点击几下就可以在kindle上看到了。
第四:贮存量大。可以存很多很多书。
有些很好的书还是得买纸质的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