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办学空间能应对二孩轰轰烈烈“入学潮”吗?

2023-02-26 06:49:08
标签: 扩大办学空间能应对二

扩大办学空间能应对二孩轰轰烈烈“入学潮”吗?


  事实上,由于近年来的教育人口集聚性流动、民办义务教育控比等因素,城区公办校学位供需矛盾持续存在,尤其是在大城市,“学位预警”已经越来越常见。如今,随着二孩“入学潮”的到来,学位紧张的局面将更加突出。为加以应对,各地不断增加学位供给,扩大办学空间。

 


   2023年1月9日,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发布2023年公办小学学位预警通告,预测区内17所公办小学(校区)起始年级可能学位供给紧张。随后,广州市番禺、白云等区的教育局也发布了类似的预警信息,其中番禺区称,根据出生人口数据预测,2023年将迎来小学入学高峰,部分公办学校现有学位将不能完全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



  截至记者发稿,广州11个市辖区中,除了越秀区和花都区,其余9个区都已发布学位预警。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往年主要是公办小学出现学位紧张——2023年延续了这一特点,但也将广铁一中天成中学、广铁一中天峰中学等公办中学纳入预警名单。另一个新变化是,预警学校呈多点分布。以番禺区为例,经初步摸排,8个学区16个街道(镇)的40所中小学存在学位供给紧张情况。从目前广州各区公布的名单来看,番禺区涉及的学校数占比最大。

  番禺区未在此次预警中披露学位缺口的具体数量,但该区政府网站公布的一份提案预测,2023年该区小学一年级学位将迎来最高峰,缺口将达2.5万个;到2035年,小学、初中将分别需要新增学位13万个和9万个。不仅大城市,也有县城学位“告急”。浙江省乐清市教育局发布的2023年-2025年公办中小学招生预警通告显示,有19所中小学将连续三年“红色预警”。有观点指出,相比于公办学校学位,民办教育更易灵活应对因人口流动、出生人口波动带来的学位需求变化。未来五年正是入学需求波动较为剧烈的时期,适当比例的民办教育能够提高城区学位供给的灵活性。


 广州市政协教科卫体委认为,介于珠三角特殊的教育生态环境,大规模关停民办学校或削减民办教育学位将导致部分随迁子女无奈返乡上学。因此,建议对民办教育比例达标或政策执行予以更长时间的过度期、调整期,以增加当前学位供给,应对正在到来的入学高峰。


  除了弹性放宽民办学位比例,储朝晖还呼吁,“生均公用经费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平等覆盖”。梁挺福则提出,以出生人口下降为契机,推进“小校小班”建设。此外,地方政府可以尝试阶段性购买民办学校学位,以此减缓新建公办学校的资金压力,并合理合法优化民办义务教育的新功能和角色。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