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命题,人工心脏能让你活到100岁
(2022-08-04 03:47:44)
标签:
40年前的命题人工心脏 |
分类: 准热搜频道 |
40年前的命题,人工心脏能让你活到 100 岁
2013 年,Carmat
实施了第一例人工心脏入体的试验,这也是该公司开发的首个用于替代真实心脏的人工心脏。但这还没结束,直到 2020 年 12
月,Carmat 的人工心脏产品才获得了欧盟的 CE
认证,正式走向商用。也就是说,从提出人工心脏的概念,到真正研制出成品,再到上市,就花了 Carmat 快 30
年的时间。持续的投入,外加上超长的时间周期,真正能造出人工心脏的公司,的确是凤毛麟角了。目前,Carmat
计划先以患者数量较多的法国和德国两个市场为重心,随后再扩展至欧洲前五大国家。根据 Carmat
首席执行官斯蒂芬?皮亚特的说法,光是欧洲地区,就有约 2000
名患者在等待心脏移植手术,而他们都将成为人工心脏的潜在用户。更大的问题在于价格。目前一颗人工心脏的单价非常昂贵,大概需要 15
万欧元,等于说你得支付超过 100 万元人民币,才能完成移植。
但在高昂的成本面前,仍然有不少人愿意抛弃「原装心」,把一颗人造物放到自己体内。因为很多时候,这可能是延续自己生命的唯一选择。戴着人工心脏生活的人,大部分都患有心力衰竭,这也是目前人工心脏主要面向的人群。心脏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而生命得以维持的重要特性,就是拥有一个正常的循环系统。至于心衰,简单说就是心脏功能出现异常,没有足够的「力气」来满足血液输送的要求,从而出现包括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治疗心衰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如果是早期心衰,那么靠调整作息,服用药物都能有效缓解,可一旦进入晚期,我们只能动用外部手段来拯救心脏。
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使用心室辅助装置。按照 Carmat 给出的数据,目前心力衰竭疾病至少影响到全球近 2600
万人,但相对的,每年展开的心脏移植手术仅为 4000-5000
例左右,也就是说供给远远低于需求。没有足够的心脏供体,意味着很多人得在生死边缘等待数月或数年,才能获得移植机会,而有人可能在移植之前,就抱憾离世。这也是我们需要人工心脏的原因之一。因为在心脏移植前,哪怕是一颗「假心」,也有机会延长患者的生命。
人工心脏的运作机制和很多人想象中不同。至少现阶段,我们还无法像《钢铁侠》那样,直接在胸口放一个微型核聚变反应堆,从而获得近乎无限的能源。这才是现实中的人工心脏,其实更像是一种外插管设备。如果你好奇医生是怎么把它植入体内的,不妨观看下这条油管视频,因为画面太血腥,不建议吃饭时欣赏。
81 例接受了人工心脏移植的患者,移植后一年存活率为 70%,而未接受人工心脏的 35 名对照组患者,一年后存活率则为
31%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作为「过渡疗法」存在的人工心脏,的确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存活率,而且大部分人都能坚持等到心脏移植手术的到来。为患者创造一个活下去的机会,而不是真的打算用机器心实现长寿的奢望,才是现阶段人工心脏的真正价值。或许终有一天,人类真的可以解决所有技术问题,研发出永久性,且没有任何副作用的人工心脏。等到那个时候,是否也意味着我们能够靠「机械心」,达到长生,甚至是永生的程度还需要去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