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d824f2d9626fba702976a726e9b40575.jpg
(一)缘分
在中央民族大学读大四的那年,曾听有人跟我提及第一季中国成语大会的事情。到中国人民大学读研之后,有一次我偶然看到第二季中国成语大会的报名通知,于是报名了成语大会。经过几个月的等待,我与搭档一起乘坐火车抵达邯郸。
志愿者带领我们到了邯郸学院的金龙大酒店。我在四层的房间住下,跟我同屋的是彭敏,他是我导师杨庆祥的师弟,曾在2015年获得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媒体竞赛团年度个人总冠军。我们选手都叫他“敏叔”。
(二)眼镜
“天有不测风云”,搭档因为回学校答辩而导致无法参赛了。失去搭档,我估计自己也不得不无功而返。并且“屋漏偏逢连夜雨”,那天早上我的眼镜摔得粉碎。没有了眼镜,视线一片模糊。
导演让我跟敏叔临时组队练一下。
旁边一位好心人摘下自己的眼镜:“我眼镜借你。”
估计有400度,跟我的差不多,戴上之后毫无违和感。
还算很顺利地发挥。可惜当时没来得及跟那个人道谢。后来才知道她叫王蕊,来自西安交大。
晚上,导演宣布分组结果,我跟敏叔被分到一组。原来之前敏叔的搭档也因故未能继续参赛。从现在起我和敏叔就是搭档了。
后来家里用快递把另一副眼镜寄过来。“有了眼镜,实力乘以150%!”我丝毫没有跟敏叔掩饰自己得意的心情。
(三)故人
晚上吃饭,刚好遇到第一季成语大会冠军唐蕊。不知为何,我跟唐蕊聊起了军事。“如果说之前的战争拼的是两军将士的智慧与勇敢,那么总体战的时候拼的就是两国人力物力的消耗。”我说。
又一次晚上吃饭,刚好遇到第一季成语大会的亚军邢正和季军徐源。邢正告诉我说,在人大食堂里的一顿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大有好多美食。今后你什么时候到人大,我就当你的向导,带你到人大吃最好吃的食物。”我跟邢正说。
第一季成语大会第四名、北大才女王帆也来跟我们分享经验。
我问道:“请~问~在~描~述~的~时~候~如~何~规~避~成~语~字~面~的~词?”
王帆“请问你是这一届的选手吗?”
我说:“当~然~是~啊。”
王帆:“你采用这种语速的话,在猜词环节上是会吃亏的。”
我说:“其实我这样放慢语速,是为了说得更清楚。”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cf53100d4fec3e96ccd4d75585603811.jpg
(四)“脚脚糖”
不久之后就跟其他选手们逐渐熟悉起来了。来自四川大学的刘静伊和王俊淇被称为“川大姐妹花”。王俊淇表情丰富,他的照片总是被做成表情包。刘静伊是川大话剧社团的成员,特别擅长话剧表演。
刘静伊曾经提到,一种食物很像“搅搅糖”。
“我还是觉得‘脚脚糖’最适合。你想啊,那种糖一定是被脚踩啊踩啊,然后就生产出来的……”我调侃道。
“你说的那种糖一定是哪个黑心加工厂生产出来的!”
(五)烟圈
一个下午,我和敏叔在练习猜词。人们让厦大“文智彬彬”组合的选手陈智东表演吐烟圈。
“在不亮的的柜子里……”敏叔说。
“暗箱操作!”我回答道。
这时陈智东喷出一道烟圈。
“暗箱操作!”我又重复了一遍。
这时陈智东又喷出一道烟圈。
结果这一切被不知是哪个喜欢恶搞的选手拍成微信小视频发到群里了,因此“暗箱操作”就成了吐烟圈的画外音了,而且还响起了两遍。
(六)笔名
“白马非马”组合的两位选手是作家简白和穿着法师长袍的学生马英博。
有一天我问道:“简白姐,请问那个‘简白’是真名还是笔名啊?”
“当然是笔名啦。”
“那真名是什么呀?”
“你猜。”
冥思苦想也猜不出来。
“是‘白简’啊。”
“原来如此,‘白简’这个名字也很有诗情画意的。”
“骗你呢,其实我真名也不叫白简。”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0f24bf52834f4c7d6eacf9a5d5044f9f.jpg
(七)《高氏成语集》
南开大学“才高八里”组合的两位选手是高熙智和王轶隆。
王轶隆被称为“忸怩哥”,他减肥成功的励志故事广为人知。
高熙智编有一本《高氏成语集》,里面收录“邯郸三日”、“白马对视”、“断矛饼盾”、“金龙简食”等成语,并有出处。尤其是“金龙简食”,用以形容选手在金龙大酒店“每日都吃酒店自助餐”导致饮食方面出现审美疲劳的效果。
(八)“张一分”
“秦汉思源”组合的张恒睿是学霸中的学霸,非常帅气而且非常仗义。他曾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法语,还精通舞蹈和钢琴。
除了“活字典”这个绰号之外,张恒睿还有个外号叫“张一分”。原来有次他在选手群里发了一百元的红包,很快被抢光了,似乎也没人记得。不久之后张恒睿又在选手群里发了一分钱的红包,于是这个称呼很快传开。
我和张恒睿练习猜词,张恒睿描述道:“圣斗士星矢的招数。”
“天马流星!”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张恒睿:“‘天马流星’是成语么?”
我:“其实我本来想说‘天马行空’的。”
(九)生物
“哇,你竟然知道鳞翅目。你是文科生吗?”王蕊问。
“是啊,文科生也可以知道鳞翅目。”
“你还知道哪些类别?”
“哦,还有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还有……”
“你是学文学的,还是学生物的?”
“你才更像学生物的……”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2877a7106a2d784642ae897eb1e93502.jpg
(十)文学
“‘顾影自怜’可以用‘水仙’提示。”王蕊说。
“为什么?”我问道。
“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美男子叫纳西索斯,因为自恋就变成了一朵水仙花。”
“你是学生物的,还是学文学的?”
“我本来就是啊。”
(十一)林志…
“秦汉思源”组合练习中。
王蕊:“有一位明星叫林志……”
张恒睿“颖!”
王蕊:“不是!”
张恒睿:“玲!”
王蕊:“再换!”
张恒睿:“炫!”
王蕊:“对了!”
(十二)“条件反射”
晚上睡前,我跟敏叔还会继续练习猜词。开始的时候练习的是一些常见单字的问答。
“燃烧。”
“火。”
“太阳。”
“日。”
接下来又开始练习创设语境的猜词方法。
“精明强干!”我立刻回答道。
“答对了,不过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条件反射!”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d169229ed35478a56dacc5a9fb964508.jpg
(十三)误会
双音节训练中。
敏叔:“倒海。”
我:“排难解纷!”
大家都很惊讶,问怎么猜出来的。
我:“‘蹈海’提示鲁仲连,鲁仲连排难解纷,就这样秒掉啦。”
敏叔:“其实我说的是‘倒海’,用‘排山倒海’的‘倒海’提示‘排难解纷’的‘排’字。不是那个‘蹈海’……”
“鲁仲连是谁?”有人问。
“一个侠士!”敏叔答道。
(十四)内存
又是一次双音节训练。
“汉阳。”我提示。
“高风亮节!”敏叔猜道。
“知音啊!”在众人诧异的目光里,我说:“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这首诗很生僻。”敏叔说。
“还好这个成语不算生僻。”我说,“这两句出自温庭筠的《送人东游》,结尾两句也很赞,叫‘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就是说等到重逢的那天……”
(十五)队名
比赛将至,我们还没有想好队名。
一天晚上睡前,我问敏叔:“叫‘PM2.5’怎样?”
“如何解释,说来听听。”
“PM就是敏叔你名字的缩写,至于2.5嘛,敏叔你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我是初出茅庐,一个人顶半个,加在一起就是‘PM2.5’了。”
“PM是我名字缩写没错,但那个‘2.5’不妨解释成你‘一点灵犀、一点就通,还有半点都马虎不得’”。
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
后来微信推送选手介绍时,对“2.5”的阐释衍变成了“一点灵犀、一点就通,只需半点努力”。到了录制现场,这个解释又衍变成了“一点灵犀、一点就通,半点也不含糊”。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4e6cfe177d13d38e6b8058cba27fe96b.jpg
(十六)取名
有次早餐,遇到了两位选手,一位是医学工程师张汉丽,另一位是北师大的研究生白瑸愉。
“帮我们想一个好一点的队名吧。”张汉丽说。
“就叫汉白玉吧。”我从两位选手的名字当中各取一字,“仅供参考。”
后来再一次遇到张汉丽,我问:“汉丽姐,你们选定的队名叫什么呀?”
“就叫‘汉白玉’呀。”
我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
(十七)外拍
我跟敏叔先后在邯郸的广府和赵苑公园进行外拍。
一次敏叔站在船头模仿梅长苏,刘迪带着摄影师们进行拍摄。
还有一次栾导和甄导让我和敏叔在赵苑公园里表演对视。刚开始的几次都NG了,原因是双方的时间和位置有偏差,或者某一个动作表情没有到位。但栾导和甄导一点也没有不耐烦。回来的路上,我跟栾导一组,敏叔和甄导一组,玩起了双音节的游戏。
(十八)叫早
一天早晨,我在迷迷糊糊之中接到一个电话。
“王轶隆,快起床!”
“对不起,我不是王轶隆。”
挂掉电话,一看时间是凌晨五六点钟。我继续倒头大睡。
原来志愿者们起得比选手更早,每次天还没亮他们就要打电话唤醒参加上午场次的选手。亲身经历了一次“唤醒服务”之后,更加被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感动。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e42663fd64ba30485c83ac091d421392.jpg
(十九)掌门
最早在《走近科学》节目看到张腾岳老师,是在初中的时候。张腾岳老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没想到这天能在现实中亲眼见到张腾岳老师,并且当面交流对话。这着实让我受宠若惊。
之前张腾岳老师在国外拍节目时双腿受伤,腿上打着钢板。因为在成语大会里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即使再疼痛也不能说出来,可谓有“难言之隐”。于是在比赛的时候,就有选手拿张腾岳老师作为“难言之隐”的提示词。
第一个选手:“张腾岳有……”
第二个选手:“难言之隐!”
出于同样的原因,选手们也将他称为“疼老师”。当然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尊称他为“张掌门”的。
(二十)嘉宾
成语大会的嘉宾中,最受观众喜爱,也最让我们景仰的是两位从百家讲坛走出的文化名人,蒙曼老师和郦波老师。
记得在民大毕业典礼上的时候,蒙曼老师在台上致辞:“不是因为小确幸不好,而是因为它虽好,却只能邂逅,不能追求。”
在一场双音节对抗赛中,我用“步履”提示“物力维艰”。蒙曼老师说:“他是想用‘步履’提示‘维艰’,其实不如说‘布缕’,因为‘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从“步履”到“布缕”,经过了蒙曼老师的点石成金,读音虽然一样,但立刻提升了档次。
郦波老师是一位儒雅的谦谦君子。一次点评的时候,他对我说:“作为高阳酒徒的后人,我看好你哟。”
“谢谢老师!”我回答道,“我会继续努力的!”
(二十一)贯口
第一次对阵时,对方“金陵朴风”风组合的一位选手做了一通俯卧撑。我哪里见过这等阵势,心想大赛之中还能气定神闲地做俯卧撑,实在不可小觑。
“剑章,把你准备的自我介绍亮出来!”敏叔说。
“我可是:一表人才,两全其美,三寸之舌,四方之志,五车腹笥,六韬三略,七步成诗,八斗之才,九合一匡,十全必克,武能倚天抽宝剑,文能暮春读华章,文武双全李剑章。人文赛场立过万,春武里府吃过饭,骑行路线流过汗,成语大会使劲干!”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5dd818bcb6e119a66a0cf6db5108a91e.jpg
(二十二)音效
“呼啊!”我在比赛中大声喊道。
“厉害!”敏叔称赞道。
“呼啊”与“厉害”此起彼伏。
2011年我在中央民族大学读大一的时候,刘淑欣老师在《影视评论》课上给我们放映了一部叫《闻香识女人》的电影。影片中阿尔•帕西诺饰演的硬汉形象深入人心,而他的那句“呼啊”作为经典台词尤其震撼。
就这样,阿尔•帕西诺式的“呼啊”成了我的最常使用的台词,只要有所斩获,之后一定跟一句“呼啊”。估计如果有人模仿三国杀设计一个成语杀什么的,那么我的绝招音效一定是“呼啊”。
(二十三)氛围
北大“姚宸”组合,是本季成语大会海拔最高的选手。跟他们对阵的时候,敏叔说:“我们两组重新排列一下,组合两个惊叹号吧。”“姚宸”组合不仅身材高,而且学识高,在比赛现场为我们科普了不少知识,也让在场观众叹为观止。
比赛之后,敏叔请客,我们前往马路对面的餐馆一起吃烤鱼。毕竟“金龙简食”虽然不难吃,但连续吃了十几天,也不妨换换口味。
前往餐馆路上,我与同行的人边走边聊天。张恒睿说:“用一个成语形容你正合适:讷言敏行。”
“这个评价我爱听!”我说。
吃饭是放松心情的时候,大家约好千万不要提成语。这时‘惊叹号’组合的苏乐指了指墙上的匾额,只见里面赫然写着“天道酬勤”。
在邯郸这座浸在成语文化中的城市,想避开成语都难。
(二十四)预言
在餐馆的一通暴饮暴食,加上过度疲劳,我感冒了。第二天早上我感觉头痛欲裂,心情也一度很焦灼,毕竟感冒会严重影响比赛的。
“你还好吧?”张恒睿很关心地询问病情。
“到了中午的时候我感冒一定会好。”我说。
“你想多了。”没有谁会相信我得的是一场说好就好的感冒。
结果如有神助,感冒没到中午就好了。
“告诉我,为什么你说的话总是那么灵验?”敏叔问我。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5c8aa490c43712774dac147e591d174e.jpg
(二十五)流血
倒数第二场比赛时,我跟敏叔等待着参加夺位赛。
突然发现敏叔的座位下边有一大滩血迹。
“敏叔你怎么啦?”我问道。
“没大事,就是手上受了伤。”敏叔回答。
仔细一看,敏叔的手上被划了一个大口子,鲜血源源不断地渗出来。原来敏叔刚才喝了一听饮料,手被易拉罐的拉环划破了。
“敏叔,给你纸巾。”我把纸巾递过去。
然而纸巾很快就浸透了。平时我都随身携带好几包纸巾,但是上台为了美观,只带了一张纸巾,否则口袋里鼓鼓囊囊实在大煞风景。
情急之下,我掏出一张新的备用眼镜布:“敏叔,要不试试这个?”
实践证明,眼镜布竟然比纸巾好用多了,不一会血就止住了。
后来夺位赛中,我们凭借“秀外慧中”这个词脱颖而出。
(二十六)攻略
最后的时候,选手剩下得越来越少。今天送走别人,明天就是别人送别自己了。仅存的几个小组之间同舟共济,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缘分。虽然即将在赛场上拼杀,但此时却在互相帮助,替对方查缺补漏。“秦汉思源”组合、“碔砆”组合给我们进行了培训,把他们描述和猜词的方法倾囊相授。
“双音节对抗赛,要优先提示第一个字。”罗叶楠说。
“如果第一个字没有特点,就优先提示最有特点的字。”马善智说。
“如果所有的字都没有特点,也可以用双音节直接释义。”张恒睿告诉我。
“如果先手没有立刻猜出来,要依据先手的提示灵活处理。”王蕊叮嘱道。
我跟敏叔认真地把那些双音节攻略记在心里。
(二十七)化妆
最终的决赛那天,化妆师们在给选手们化妆。虽然有首诗说“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不过有时候“斗画长”说不定也是一个不错的过程。
丁丁老师是丁尚美学化妆培训学校的校长,他亲自给我们做头发,温柔细致让人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洗礼。选手们的发型经过他的处理之后,变得焕然一新。
帽子君杨明老师,长得跟我导师有些神似,仿佛是我导师潜入到此来给我加油助威了一样。因此我每次一看到这位帽子君,就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那天他给我刮眉,让我恍然间觉得刮眉之后就变成了全新的一个人。
其他的化妆师给选手们描眉涂粉。因为我脸上皮肤有破损,担心化妆品顺着伤口进入血液,她们就非常体谅,避开伤口。
志愿者们给我们看管背包和大衣,替我把胸牌挂在胸前。
身材高大的关导,梳马尾辫的穆导,以及微胖的栾导也前来给选手加油。
关导用力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小伙子,好好表现!”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eafe81cc1281aaa2f1897815cd52822b.jpg
(二十八)音乐
选手们到了后台,等着入场。
音乐在耳边响起。是《雪人》和《那些花儿》。
每次上场前都会有这两段音乐,听起来一次比一次真切,一次比一次深刻。
“雪,一片一片一片一片,在天空静静缤纷。”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在训练和比赛的时候,我常常对自己说:我得努力存留下去,这样才好跟他们一起训练,能多一天是一天。
也许这样的日子再也无法复制,但至少我曾全力以赴地守护过这段时光。
虽然决战结束之后就是离别,但至少没有提前说再见。
(二十九)决战
最后的决战到来了。
“如此幸福地战斗还是第一次,已经没什么好害怕的了。”我说。
其实这句是《魔法少女小圆》当中著名的断头梗。只是后半句话在剪辑下没有存留。当时我自感PM2.5不可能打赢秦汉思源,那么留下这样一个看点也好。退一步讲,万一没有输的话,就可以破掉这两句“死亡flag”了。
不曾料想,对方把争夺冠军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
在我们与东道主一决胜负之前,王蕊对我喊道:“剑章加油!”
我回答道:“谢谢!王小蕊我爱你!”
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满怀感激,毕竟一路走来,“秦汉思源”组合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之前他们传授我们双音节技巧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另外,这句话也是出于一种作为幸存者的歉疚。毕竟在我心目中,“秦汉思源”比我们更有资格问鼎冠军。
并且,面对强大的东道主,需要卸掉压力,轻装上阵,才好进入到开挂模式。
正如后来微博上有人这样说:“这不应该算是情感的表白,而是一种出自赞赏的表白。也许是这样的表白让剑章获得了更多的力量,最后的表现十分出色,尤其是在抢答环节。”
这句话说完之后,真的启动了开挂模式,于是观众喝彩,张掌门宣布比赛结果,一阵彩带雨落下,掌声,拥抱,颁奖。胜利来得有些突然。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0a6be6a56074bdcb69540587e03000c.jpg
(三十)后遗症
比赛结束回到学校,留下了N个后遗症。
比如,说话避字。
比如,坐电梯习惯按到第四层。
比如,总是试图用校园卡刷寝室门的钥匙孔。
比如,出现了幻听。明明是在人大校园里,但仿佛依然能听到敏叔在向我描述成语,依然能听到“秦汉思源”组合和“碔砆”组合在给我们传授技巧。
发生在邯郸的一切,就像一场梦一样。虽然这场梦如此美好,让人不愿醒来,但清晨的曙色已然照彻每个角落,而我们都会在各自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dd50df5d01871d631dcb0f9c5f9b33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