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姚瑶:一只长腿妹的真切自白

(2016-01-16 14:34:37)
标签:

杂谈

 

姚瑶,才女兼美女,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十佳学生、国家奖学金、商学精英班尖子生,多才多艺,弹钢琴、拉二胡、拍微电影,还会主持和表演,词曲俱佳。在中国成语大会的赛场上,她和搭档屡有神猜表现,虽然止步十强,但她说,自己收获了很多,足矣。

 

在去邯郸的高铁上,我和吕宸抱着崭新的字典,惊叹于里面近一半都没听说过的成语。

这距离我们刚认识不过两个星期。而在不到一周后,仅仅练过两次的我们就将登上舞台,展现我们尚未培养起来的默契。

到达邯郸后,我们更是得知别的高校队都早已准备长达一年。看他们演练时28秒六个词的成绩,我们对着自己120秒两词两犯规的结果哑然失笑。

抱着“视死忽如归”的想法,我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练习。

后来了解到,大家起初都觉得我们北大队特别高冷,因为当别的队凑一起互练双音节的时候,我们总是默默在一边单独看书。可殊不知我们其实是词汇量尚且不够,根本没法玩双音节!(捂脸> <)

而面对自诩“从小到大语文只有中考和高考及格过”的吕宸,我开始借着自己以往的储备,从早到晚给他灌输各种历史典故、成语出处。平日里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吕宸,却也一改往日的作风,没日没夜地背了起来,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上一回这么用功还是五年前背国际关系史的时候!

但典故灌输多了就特别容易弄混,比如小鸟依人的典故,明明是唐太宗和褚遂良的,我竟一不小心把褚遂良说成了本科一位老师的名字:褚良才。只不过这种错误偏偏让我们在第二场的时候歪打正着——小国寡民我们都误以为是庄子的理想社会,于是搞出了一个现象级神猜。

所以虽然最后进了十强,可我们自知实力比别的队差很多,也实在是担当不起“代表北大”这一重任。幸好最后一场败给了同是北大毕业的彭敏,不然真是心生惭愧。

但也可能有了破罐破摔的“底气”,整个比赛过程中我和吕宸心态上一直特别轻松。因为我们两个舞台经验都还算丰富,所以面对镜头也并不紧张。而且我们大概从头到尾都没有把成语大会当做一次你死我活的对抗,所以输赢反而不重要了,那句“享受过程”也就不再是说辞,而是心声。

十进八那场,我来描述吕宸来猜的环节,最后一个词是“冥思苦想”,看着吕宸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说出来,倒计时截止的时候我们都笑了。事后我们聊起来,都觉得这种感觉特别好。

所以虽然在比赛的名义上我们止步八强,但我们自己心里却尤为感激这段日子,因为在邯郸的一个多星期,着实收获了很多。

第一点收获就是得以对自己知识体系有了一次反省。

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个杂家,娱乐体育、天文地理、文学历史……似乎什么话题都能扯上几句。知识面广可能确实是我的一个特点,我以前也觉得这个特点是种优势。但这次来到成语大会,我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产生了一种新的认识:杂家固然好,但这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需要把某一块具体领域当做自己的专长,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

拿成语来说,成语本身或许只是白纸黑字,但对成语的运用就涉及到对生活的理解,对人情的把握,以及对背后典故的认识。而对生活人情的理解,和对典故的认识,又能延展到对历史、经济、文化的学习。这样一步步拓展,你会发现,你通过成语这个看起来很小的领域,其实也能成为一名杂家。但这样子的杂家,相比于纯粹广泛猎取的杂家,一定是根基更稳健的,因为后者的知识并不能成为完整的体系,很多时候不过是一盘散沙。

所以我真心觉得,热爱成语本身的人是十分幸福的,这种热爱会促使自己以成语为骨,去构建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个体。当然,成语也不是唯一的“骨架”,爱好电影、爱好诗词,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探索世界的开始,我也在成语大会后告诫自己,这种爱应该是单纯的对这件东西本身的喜爱,是不掺杂功利成分的,这样才有动力去天天和它打交道而不产生厌烦。

如果说这第一点收获比较理性,那第二个收获,也是我最大的收获,便有了一个充满温度的名字:你们。

可能比赛、活动参加多了,经历的分别也多了,我本以为自己会比较无动于衷。但第一场川大姐妹花走的时候,我在台上忍了半天,眼泪还是落了下来。而后看着首尔和瑟斯,以及我的舍友文萱相继离去,才晓得很多情感平时克制着,到最后一刻却还是难以掩饰。

尤其是首尔和瑟斯走的那回,汉白玉组合也一同离开,面对两队我特别喜欢的人,心里难过到不行。回到化妆间后,我看到拉着白瑸瑜不停安慰她的潮哥,看到一动不动站在一旁满脸愁容的曹草,只希望这是一场没有淘汰的游戏。

反而是到我自己走的那回,我光顾着安慰在我怀里大哭的王蕊,自己倒没有一点愁绪。记得下场后,潮哥过来对我说:“你知道吗?你今天这场是最美的。”我笑着说:“难道我不一直是那么美吗?”

因为我和吕宸是最后一天才到的邯郸,所以刚开始和大家并不熟络,甚至头几天一直会把南开的才高八里和北科大的小石子儿兄弟弄混。也因为我俩实力不济造成的“低调”,我始终在大家心目中是个温柔内向腼腆知性……的姑娘。(天哪简直打脸打到不行!)

这种完美的印象一直到节目开录才被打破。在吃了一周千篇一律的宾馆自助以后,我们开始结伴出去开小灶。围在一起聊多了,大家的原型就开始显露出来。苏乐的“油腔滑调”,小石子儿兄弟的呆萌,王蕊的女汉子个性……除了两年前就认识彭敏,知道他“和蔼可亲”的面容下其实是个“老奸巨猾”的大叔以外,其他人纷纷颠覆我对他们的最初印象。

而我,也终于被他们识破了本质。某次吃晚饭的时候,也不知怎的心血来潮,开始挨个模仿选手们在台上的样子,充分暴露了我其实是个内心戏很足,外在戏更足的drama queen。从此我知性温柔的形象一去不复返……

这种情分并没有因为录制结束而中断。每天早上起来,都会被微信群里成百上千条未读信息狂轰滥炸。而作为北京党,隔三差五的聚会也让我们的关系进一步升温。

有人说,好的感情能让你通过对方看到一个新的世界。我却觉得,不只是感情,一个好的朋友也能让你因此走进一片新的天空。我不会忘记和白姑娘立下的地安门之约,也不会忘记奥斯卡与我分享的写作经历。离开前的那晚陪着小智叶楠、王蕊恒睿一起练双音节练到深夜,节目首播那天和各地赶来的你们一起聊至凌晨三四点,这些想起来都是弥足珍贵的回忆。

最后说一下我的冤家搭档。其实私底下吕宸一直对我还挺照顾的,可一到别人面前,他就永远摆出一副“不挤兑瑶瑶会死”的样子。一开始为了保持我“知性温柔的完美形象”,我由了他去,但在我的本质暴露后,我也开始不遗余力地反击。于是在节目上我们也是各种挤兑,以至于张腾岳老师有次很无奈地说:“人家搭档间都相互呵护,你们怎么就那么互相嫌弃呢?”

所以后来有次聚餐回来,吕宸跟我说:“要不,咱以后在别人面前也像私底下那样,不吵了吧?”我想了半天,默默吐出三个字:“不可能……”

自白到这里就差不多接近尾声了。但就像这次成语之旅一样,舞台上的结束不过是一次新的开始,这些人,这些事,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在我的生命里。

毕竟有时想想,像我这种在特长栏里只能写上“腿特长”的人,何德何能才遇到这样美好的你们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