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高熙智,历史专业学生,自幼喜欢历史、文化知识。最爱给历史剧挑毛病。最得意的是那些号称挑不出一点历史硬伤的电视剧,他一看就能找出很多错误。他说,虽然自己在本届成语大会上的旅程结束了,但自己的成语之路不会停歇。
郑重声明:本篇文章是本人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摘要:《中国成语大会》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同出一脉,由实力传媒原班团队打造,被列为央视重点节目。本文由2015年第二届中国成语大会选手高熙智倾情撰写,试图通过回忆自己与成语和成语大会之间的经历,来记述下这段浓墨重彩的故事。
关键词:成语 成语大会
坐在宿舍里,我依然在兀自发呆。回想起刚刚经历的难忘的十几天,恍若一梦。我仿佛还在成语大会之中,并未离开。
一、前缘,难以忘却
说起与成语之间的故事,那真是由来已久。从儿时捧着成语故事书不放,到如今亲身参与到中国成语大会之中,真个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我生在东北边陲的农村,同村的小伙伴们整天上山采果,下河捉鱼。我却和他们大相径庭,每天躲在屋里看书。在我喜欢的书之中,有一本厚厚的黄皮硬壳的《中国成语故事》,其中精彩的故事和蕴藏的深厚内涵深深吸引了我。这是我和成语的第一段往事,出于本能,因为热爱。
高中的时候,由于高考有一道三分的选择题是成语题,所以语文老师组织大家一起学习成语。准备高考的日子总是难熬的,但每当学习成语时,那总是我最轻松最开心的时段。这是我和成语的第二段故事,有些目的性,但同样不变的还是热爱。
大学之后,感觉成语已经淡出了生活。虽然读史籍时也会时常看到成语,但心中并无殊感,那不过是文字的一部分而已。直到大三下学期。
2014年2月22日,忘记了从哪里看到第一届中国成语大会招募选手的公告,便兴致冲冲地报了名。然而却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从而我也错过了参加第一届成语大会的机会。等到节目播出,我一期不落地看了整届比赛。我很喜欢这样的节目,也很遗憾自己不能参加。看到那样诱人的舞台,一次次地遐想,如果我也能上去比比,岂不快哉。
2014年4月,借中国成语大会的东风,南开大学文学院主办了南开大学成语大会,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中央台的参加不了,学校的还不成嘛。4月15日笔试初赛顺利通过,通知说决赛在4月27日。不巧,我早已订好了五一前夕去江浙沪旅游的车票,改动起来难度太大,唯恐得不偿失。权衡利弊之后,我决定弃权。然而弃权之后,却一直心如刀绞,悔恨交加,南下金陵的车上,也一直怏怏不乐。秦淮河畔,主办方打来电话说,有别的人弃权,你愿意回来吗。我说我愿意!遂火急火燎义无反顾地买了一夜硬卧回津,参加完比赛,第二天又坐飞机去上海继续游玩。现在想想,依然为自己当时的疯狂而瞠目。不过幸运的是,我在那届比赛中获得亚军,所以一切都值得了。
2014年12月8日,食堂桥头,几瓶君乐宝赫然映入眼帘。走进前去,发现是第二届中国成语大会走入高校。好,第一届你不让我去,第二届我拼了还要去!果断填上个人信息,到学生活动中心306去面试。面试内容是120秒猜词,负责选拔的邓导选定了六个人,让我们代表南开大学去邯郸参加比赛。
12月14日的邯郸,我们与天津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邯郸学院同台竞技。如今的邯郸四霸当年还只是四位普通的邯郸少女,如今已经凤凰涅槃。比赛过程不再赘述,大家可以看我当时的文章《成语大会邯郸论剑,问鼎华北意外之喜》,此文当时作为第一篇选手感言在成语大会公众号上发出,题目为《南开双雄,问鼎燕赵》。当时见到了关正文总导演、卫冕冠军唐蕊和演唱《相思成语》的刘牧。金龙大酒店,我的福地。
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录制时间从三月份开始一推再推,一直推到了十月份。推得是惊天动地沧海桑田,推得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推得我从南开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师范大学。
二、邯郸十四日,永远铭记
从10与21日下午四点多到邯郸,到11月3日早起离开,满打满算十二天半。但我宁愿把头尾两天都算成两个整天,因为那样我会感觉和大家在一起的时间久一点。
我的搭档王轶隆,是个变态的络腮胡,曾经250斤的胖子。我们在校赛中结识,在分区赛中搭档问鼎。但从分区赛到决赛的十个月间,我们只见过三四面,而且都是校园内的偶遇,打声招呼“嘎哈去”,然后就分道扬镳。所以练习配合更是无从谈起。最终拿到第11名,虽然有些许遗憾,但也算是个正常的结果。他这些天常常痛骂道我俩没有共同语言,我说的历史典故他多数不知道,他说个流行歌曲我基本都没听过。如今比赛终了,就祝他一直猥琐下去吧。
要说到因成语大会结识的第一个人,那该是潮哥。我俩坐同一趟高铁从北京来邯郸,下车一唠发现竟然还坐在同一排,而且还是吉林同乡。潮哥真个是风姿绰约妩媚动人,用各种方式活跃大家,让微信群永远充满欢乐。
第一天晚上和我做舍友的,是彭敏老师。今年看汉听算是记住了这张脸,然后突然发现这个人就睡自己旁边了,还真是有些猝不及防。一笼来之后,很抱歉地让敏哥去了四楼和李剑章住,结果他俩临时搭对配合无比默契。我还算送了个助攻吧哈哈。
前三天训练,常常和坐在旁边的武大组合阮文凯、张梦硕交流。他们实力也很强劲,最后没能在决赛看到他们,实在是遗憾之至。
川大双姝刘静伊、王俊淇,自我介绍时说自己很重口味,当时我想俩人看起来文文静静口味能有多重,事实证明我才是图样(too young)。这对广受大家喜爱的姐妹花,离开的时候梨花带雨。两个月后去成都找你们,我争取。
政法马英博,看起来是个神父,其实是个法师;北体的一位生龙活虎一位小巧玲珑,相映成趣;北科津院的开挂小兄弟,在被我发现某人名字千变万化之后化身葫芦娃组合;西交的张一分和王临床猜起词来风驰电掣;在我没搭档时救我于水火的厦大陈智东和他的搭档高妹浪味鲜;一开始是犯规小王子但后来调整及时的哲远;比赛中击败我们的“轻车熟路”田地陈星;得到组委会一纸调令就又匆匆赶回的北师师姐白瑸愉;换了仨搭档却愈挫愈勇的心脏起搏大师汉丽姐;红肥绿瘦的断叔饼叔,给了我根香蕉的商姐。还有寇导、穆导、钟导、栾导以及志愿者、摄像、化妆师和宣推们……没提到的同志们也请原谅我,我不敢回忆得太细。因为如果我更深些回忆,我怕眼泪会再次从我这个187.5的东北老爷们眼中不争气地涌出……
我们欢乐地玩你说我猜,我们互相为一次精彩的猜词鼓掌喝彩,我们六词、冲高、双音节、谁是卧底,我们在玩成语的间歇唱歌、跳舞、嬉笑怒骂、释放天性,我们到各个地方外拍,找寻自己最美的时刻,我们抱怨茶餐厅的菜为什么每天都不换,然后集体出去觅食。大叔们卖萌、发红包,表情被捕捉,欢乐在蔓延,还有人拿着成语词典求婚……我们只认识十几天,我们彼此都是对手,我们之间为什么那么难以割舍?!
三、成语之路,不会停歇
我在本届成语大会上的旅程结束了,还有几组选手在继续前进。大家都在期盼在电视上看到我们自己的风采。在中央十套,在中央一套,我们打开电视,打开电脑,看到中国成语大会的标志,看到张腾岳出场,看到我们一个个走进赛场,又一个个离开赛场。里面有欢呼庆贺,有智慧激情,有洒泪离别。这是我们这几十个人的共同记忆。我们还会继续说话,继续写文章,只要我们还能说能写,成语就不会离我们而去。成语是中华文化之璀璨瑰宝,灿若星河而隽永无限;成语也是我等结识之媒由,存于脑海而永志不忘。
参考文献:
1、《成语大会邯郸论剑,问鼎华北意外之喜》,高熙智,左图右史的qq空间。
2、《成语进行时,你说我猜》,成语君,中国成语大会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