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一和,牛诗二首

标签:
牛诗王安石李纲 |
一唱一和,牛诗二首
今天是农历辛丑年的春节。我属牛,今年正是牛年。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里,牛永远是勤劳、奉献、奋进和力量的象征。
一早,妻子莉萍送我书法一幅,条幅中的内容是王安石的《耕牛》诗。她说,特将此诗送给你这条一生劳碌,只为他人,并且始终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宋】王安石
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睆彼天上星,空名岂余匹。
王安石的诗句颂扬了牛的奉献精神。早晨,耕牛在霜露之下耕田,晚上,耕牛在星月之下耘地。耕牛虽然自己不曾享受过任何的利益,但是却为人们创造了粮食的千万仓。
吟诗后,我沉思了半晌,也给了妻子莉萍一首宋诗,李纲的《病牛》诗。
病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诗的前两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诗人从揭示病牛“耕犁千亩”与“实千箱”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落笔,将病牛“力尽筋疲”与“谁复伤”加以对照,描写了病牛的劳苦功高、筋疲力尽,以及其不为人所同情的境遇。同时,诗人也写出了这头病牛是怎样地从年少走向年迈、从体壮走向衰老的整个生命的历程。
诗的后两句,诗人笔锋陡地一转,又转为诗言志了。“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我们的病牛虽然劳苦功高,筋疲力尽,甚至无人怜惜,但是它却没有怨天忧人,没有消极沉沦。因为在它的心里,始终蕴藏着愿为众生之温饱,而“羸病卧残阳”的志向。这两句诗把病牛与“众生”相联系,以“但得”与“不辞”的对举,强烈地抒发了病牛的那种不辞羸病,心系众生的伟大志向。诗的结句中的“残阳”是双关语,既是指夕阳,又是指病牛自己的晚年,它与“卧”等词语的相结合,有力地表现了老牛的身体虽然已经相当的病弱,但是他却仍然愿意为“众生皆得饱”,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21年2月12日
于海南省万宁市东澳镇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