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除了爬长城和遛弯之外,心中一直惦记着太行山的“7”和“8”。当然这里的“7”和“8”是我自己定义的。“7”是指太行山的七条挂壁公路,“8”是指著名的太行八陉。虽然成人之前就生活在太行山边上,但从未曾有机会去探寻我心目中的“7”和“8”。还好,休假的机会终于来了,先从“7”开始,开始我的挂壁公路探索之旅。
DAY 1:2018年8月23日(北京-山西省陵川县昆山挂壁、辉县南坪村黑龙潭景区)
早上6点,夫妻二人驾驶小高准时出发,先沿京港澳高速一路向南,在河北省邯郸北再拐上邯长高速,经武安过长治,再拐上二广高速,最后再向东上陵侯高速直达王莽岭景区,全程810公里。于当日下午大约3:50左右抵达王莽岭景区南门。媳妇事先订好的农家乐郝老板已在景区大门口等候我们多时了。
事先从度娘上得知:昆山挂壁公路位于王莽岭景区,是七条挂壁公路中相对最年轻的一条。1992年,山西省实施“村村通”工程,为解决陵川县古郊乡昆山村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决定在王莽岭北边开凿出一条南行出路。整个挂壁公路南起王莽岭营盘村,北到昆山村,且整体呈南高北低,落差较大,洞内拐弯较多,据说最窄处仅1.9米,来往车辆需单向通行。据我目测,这地方,最多也只能开个GL8这样的车了,大轿子想都别想。昆山挂壁公路的开通,将山西的王莽岭、昆山景区与河南的万仙山景区等连接起来,为当地经济和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地人就是好说话,郝老板开着中华第一神车在前带路,进王莽岭景区也没要票,转来转去,一路将小高引导到一条公路的尽头。此处有门房和值守人员,山上开了个大洞,洞顶悬挂“昆山隧道”四个大字,是昆山挂壁的出入口。新鲜的是,郝老板告诉我们:门票不要,但要驾驶人员去门房里签订一个什么安全责任状,就是说如果在昆山挂壁中出了什么安全问题要自负全责。签就签吧,不签也不行啊。后来才知道,如果没有当地人领着,您就是想去签这个责任状,人家把门的都懒得理你,因为此时的昆山挂壁对散客不开放,只对事先交付订金的自驾车队和国外旅行团什么的开放,当然了,银子是老贵的,据郝老板说大概一车要几百元的过路费。由于此时天降甘霖,我没有对入口拍照,从网上找了一张PP(注:下图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洞内没有灯光,只靠车灯和从大小不一的石窗投射入洞中的自然光照明,驾车穿越昆山挂壁总共也就是十多分钟的时间。郝老板不错,在一处相对较宽处停车让我们拍照留念。下图是大致向北前进的方向。

下图是回望的情形。

来张全景吧。

这么难得的美景,打卡是必须的
。

在上述地点谋杀了无数快门之后开车继续前行,也就十多分钟的时间,就到达了昆山村(这或许就是修凿昆山挂壁的意义吧),整个村子也就几十户人家的样子,郝老板的农家院就位于村南的第一家。
由于时辰尚早,放下行李,郝老板开车带上我们再次来到挂壁公路附近,在一处山沟处停下车,让我们沿沟去一个叫黑龙潭的地方转转,并约定一小时后在指定地点见面。
此时虽然天还大亮,但西边的日头已被高峻的山屏所阻隔,可是观察昆山挂壁还是很清楚的。经历了刚才的自驾穿越,此时心情尚未平复的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设计是出自哪位大师的手笔?

目光向南,才能看见已准备下班的日光。

把上面两张照片整合到一起,可以看出昆山挂壁及所在山系的全貌。

沟底一条清澈得像碧玉般的小溪伴着哗哗声从眼前流过,这几日雨水多,水流是相当地急。据郝老板介绍,溪水发源于与昆山挂壁同属的山系中一个叫黄龙洞的地方,也是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之一。瞧媳妇玩得多高兴!


从沟底上来,沿盘山公路溜达。

途经别墅模样的一片农家院,还是显得很高级的。

这里,潭水深深,小桥错落,别有一番滋味。

行至上图这里,我们俩感觉有点不太对了,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一小时了,还没见到与郝老板约定的停车场。经电话反复联络,终于确定我俩走错了路,上面的潭水也根本不是南坪村的黑龙潭景区。好在郝老板确定我俩所处方位后,一腿油门,开着神车把我俩接上返回家里,一夜无话。
DAY 2:2018年8月24日(南坪村黑龙潭景区、郭亮挂壁、锡崖沟挂壁、红岩大峡谷)
说好的要早起去拍昆山挂壁日出的,但一睁眼已快早上7点了,惭愧

。匆匆吃完早饭后,郝老板决定再带我们走一次昨天错失的黑龙潭景区。
下图是再次回到溪水附近观察昆山挂壁的情形。早上的昆山挂壁与昨日下午的感觉完全不同,虽然蓝天中还伴有些许雾气。


选择了正确路线后,开始一路向下,走进一条山沟里。

这里山谷幽深,植被茂密,溪水潺潺,完全体会不到炎炎夏日的感觉。


山涧的尽头再左转,一瀑布伴随着轰鸣声飞泄直下。瀑布有多大,旁边的游人可以做个参考。

潭水是深、浅分色的,一样碧玉的颜色。

下图这里可能就是所谓的黑龙潭了吧。

一路下行,周围全是这样子的山,太行山的山
。


终于抵达本应该昨天下午就到达的约定地点,远远就瞧见郝老板和他的神车正在等着我俩。

从上图这里开车也就十几分钟的车程,就来到了郭亮挂壁,也称郭亮洞。
其实郭亮洞我与媳妇N年前就来过一趟,那时的郭亮远没有现在这么网红,没什么人也没什么车,整个挂壁和村子都是静悄悄的,当年的感觉很好,但碍于当时时间紧张没有多呆,所以当时就与媳妇约定以后有机会要再来。今日故地重游,郭亮还是当年的郭亮嘛?带着一丝疑问,我们步行进入郭亮洞,当然,媳妇打卡是必须的。



其实在七大挂壁公路中,郭亮洞的长度是最短的,但它的独特之处是一水的红色花岗岩。

下图这里石头窗户对面悬崖上的建筑,就是著名的“崖上人家”。当年我们俩来时,只有这一处相对较好的民宿,其他都是小铺子似的农舍,现在小铺子全没了,类似崖上人家这样规模的又增加了许多。

下图是郭亮村的崖下瀑布。

走出郭亮洞,回头望望进入村口的洞口,游人嚷嚷,车水马龙,郭亮已失去往日的宁静。

下图是郭亮村的村口,还是那条街,还是那片房子,不同的是,以前下图左边的所谓刘家老屋是随便进的,现在得花一块大洋。

从村子出来,向南过小桥,媳妇在桥上打卡。

沿山路行走,终于可以从对面观察郭亮挂壁了。

走到崖上人家附近,此处有一个观景台,媳妇正从台阶上下来。

也冒充一把来此采风的美院学生
。

虽然网红了,虽然人多了,虽然车子也多了,村子也变得嘈杂了,但郭亮的山没变,水没变,郭亮还是我心目中的那个郭亮。


在崖上人家与郝老板汇合后,他又带我们去了一处不知名的瀑布。这处瀑布所在地的风很大,只要稍微靠近一点,那如麻的雨丝啊,保证让您滋润个够。

在郭亮的游玩就到此结束了,中午12点准时回到郝老板家中吃午饭,饭后收拾行囊,告别热心的郝老板,准备前往锡崖沟挂壁。
其实去往锡崖沟挂壁有两种走法,一种是近道儿,就是从我们来时的昆山挂壁折返回去。另一种走法可就远了去了,大致是从万仙山绕出去,也就是说要从山西出发,经河南再绕回山西,听起来挺吓人的。所以我们当然要走近道儿了,更何况是走昆山挂壁呢。但需要麻烦郝老板与来时昆山入口处的调度人员联系好,以免车辆顶牛打架。
告别了郝老板,再次踏上去往昆山挂壁的山路。郝老板电话打过来说有一帮韩国游客的车队要从对面过来让等等再走。这下媳妇可高兴了,利用这个时机自己一个人屁颠儿屁颠儿地跑进了昆山隧道里玩去了,只丢下俺一个人守着小高以防万一有错车的情况发生

。下图是来时情况和我停车的地方,自认为是一处可以错车的地段。

媳妇一溜烟钻进洞里没了影,直到在石窗口露出头来,各位看得见不?

太小了看不见?下图来张放大的,这下看见了嘛?就在下图中间偏左一点点,那处人工加固过的石墙旁边就是独享美景的媳妇
。自己没能去,所以害得我也没能与大家共享高冷的昆山挂壁内部的美景,万分遗憾。

从上面几张PP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来,此时正下着不小的雨。可能是这里的空气太干净了吧,但真的是在下雨哟,下面发张PP证实一下,注意小高的车顶。

等到对面旅游团的几辆神龙小面过去以后,我们开车再次驶过昆山挂壁,在快到出口处还真碰到了修缮隧道的工人,又等了5、6分钟。整个行程有录像记录,但俺现在还不会发视频,再次惭愧。
出了昆山挂壁,沿来时路线再出王莽岭景区大门,在导航的指引下左转行驶十多分钟后离开主路,再前行不远左转就到达了锡崖沟景区大门,这么走距离可真近啊!
可是问题来了,锡崖沟景区大门封闭。媳妇进入把门的屋子里进行交涉,快半小时了也没出来,我这个捉急啊。
媳妇还真行,回到车里她告诉我,现在锡崖沟景区封闭了,不但此处大门不让进,快到挂壁公路的路口也有路障封路,那仲马办呢?门房里的人提供了一个小伙的电话,这哥们是在校学生,也是当地人,趁暑假在家里干点零活。他答应支付100大洋后,坐他的车可进入景区并把我们带入锡崖沟景区,作为增值服务,还主动说再带我们去一个叫红岩大峡谷的地方。好啊!当时想着大老远的来都来了,成交

并立即出发!没成想将要来临的锡崖沟挂壁的行走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和震撼

!
小伙载着我俩径直开车前行,中间会经过一段大约两三公里相长的隧道,里面黑乎乎的还有很多积水。小伙说几天前这里的水会淹过车轮,看来陵川的山区真不缺水啊。车辆行至一小村庄路旁停下(村子的名字忘记了,但肯定不是锡崖沟村),小伙带着我俩开始步行穿过村庄并向东边高处攀爬,此时,雨越下越大,小伙前进的速度很快,而我得时不时地停下脚步等一下落在后面的媳妇,就这样顶风冒雨在村边山路上曲折上行到一条柏油马路后,小伙告诉们,他就走到这儿了,让我们沿公路上行就能走到锡崖沟挂壁公路了,并约定回来时打电话,他会在公路尽头路障后接应我们。
来时媳妇是做了功课的,一路上媳妇给我讲课,她说:锡崖沟挂壁位于王莽岭景区南边,也在郭亮的南边,四周都是落差上千米的崖壁。由于此地山陡沟深,地势险恶,峭壁环列,沟中二百多户人家基本都是为了躲避战乱才来到此地的,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状况,除了换亲,村里的男人讨个媳妇都没人愿意来,一直过着与世隔绝、自生自灭的生活。1962年,沟里人不甘闭塞,向大山宣战,历时30多年,两代人在村西的绝壁上完全凭借着原始工具开凿出一条长7.5公里的挂壁公路,工程量最大,开凿时间最长,被称为世界奇观和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
关于开凿过程中还有许多传说:60年代,一位当地的县委书记来这里下乡,当时骑着马却找不下山的路,回去以后开会研究要修路,给村里下拨了3000元钱,还是从山崖顶上用绳索放到小筐里顺下来的。从此锡崖沟人就开始了30年的凿路工程。第一次,村民在悬崖边上凿出一条小道,但只有胆子大的人敢走,村里人曾试图把村里的猪赶出深山交易,结果走了只一里多的小道,27头猪就摔死了13头;第二次,村民又换了一个方向修路,修到半截却再也修不下去了,反而引得山上的狼进了村,被称为“狼道”;第三次,他们有了凿洞钻出去的想法,结果打了百十米,碴也运不出,烟也没法排......当时的交通技术人员都说:以你们锡崖沟的条件,80年打不通,5代人不受益,结果这个洞也就被称为“羊窑”。虽经三起三落,但村民走出大山的心没死,直到改革开放后,在1982年,村民再次请来了工程师,重新制定了“依山就势,顺崖凿洞,天窗排碴,螺旋上升”的创新性工程方案。为筹集凿路资金,村委会卖掉了集体林木、牛羊、牲口棚并把村委会的几件办公室也抵押了出去;村民献出了娶媳妇的钱和嫁妆钱甚至捐了备下的棺材,上下一心,终于成就了“锡崖沟精神”,也终于能让我们今天能到此一游,真是无限敬佩

!
夫妻二人沿宽敞的公路上山,路上不时有落石的情况发生,下图是一个叫“老虎嘴”的地方,可以远远看到山上的美景。直到此时,我才意识到,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见过真正的雾了。

这一道儿路程很长,也只有我们夫妻二人,看四周,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溪流声、风声、雨声、脚步声交织到一起,真得不能用语言来描述这其中的美妙了,这里就是锡崖沟,像人间仙境一样的地方,说再多的话都是多余,上片吧。

走到这里,好像发现了挂壁公路。

头顶上也是挂壁!


打卡是必须滴
。

这不是仙境是什么?

终于接近挂壁公路了。

接近洞口,感觉能通行大型货车。

在洞口再次观察前行的路,此时的雾气稍微小了一些,我才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挂壁竟然是复式的,牛X啊
!

回望洞口。

刚进洞的一段路由于是弯曲的,所以全黑,不得已我们只得打开头灯前行,大概50多米后,见到下图这里。

此时的雨基本上停了,媳妇又跑到前面。以下是媳妇打卡进行时。


“之”字形上升的挂壁。

宽敞高大,两辆大车对开没问题。

趴在石头窗口回望来时的路。


走到下图这里,是一处露天的观景平台。从这里可以观察到,锡崖沟挂壁可不仅是我刚才观察到的“复式”那么简单,其实锡崖沟挂壁在设计上整体采用的是:沿崖凿洞、“之”字形三层上升的做法,真是人间奇观、不可想象!

真的是三层,看清楚了嘛?

平台上再次回望走过的路,这时雨水已完全停了。

这里是平台内侧的纪念石碑,上面的文字留下了30年间的奋斗史。

这里必须打卡。

事先跟小伙儿约好的时间快到了,此行也只能走到这里了,再往上的路同样是相当地好走,但不能去了,做人应该守信用啊,也正好留下一些遗憾,以后还是要来的,折返吧。

返程路上,我突然发现:洞里嶙峋狰狞的黑色石壁、洞外陡峭的立崖和洞内柔弱的媳妇,这三者加在一起是种什么感觉呢?说不出来的美妙感觉........

雾,多年没见过的雾也飘去了,山崖也露出了本来的样子。

甚至几缕阳光也能打到山崖上,还露出了片片蓝天。

再见了,锡崖沟!感谢你能给我此行意外的惊喜和最大的震撼
!

沿来时公路下行经过刚才上山的小路,接着下行并偷偷穿过有人值守的路障入口,小伙子早在那儿等候我们了,下一站去红岩大峡谷。
其实红岩大峡谷离此地很近,都在锡崖沟景区内,开车也就十多分钟的路程,建有大片标准停车场,但没几个人。先向北侧来张全景照,都是标准的南太行的样子,雄伟浑厚!虽然这里的雨也刚停,还留有许多雾气。

西北方向再来一张。

下图是向南方的景色,又见人间仙境。当时我问媳妇:“怎么下去呢?”没人理我

下图是朝东北方向,清楚可见立崖上的石头桥和桥下的飞瀑。

拉近了再来两张。不知道能够住在这里的人们是种什么样的生活。


后来小伙子告诉我,上两图的石头桥其实是河南辉县与山西陵川县的分界线,我们下一步要去的回龙挂壁(位于河南天界山景区内)就在石头桥的一侧。事情不要这么巧啊!这时我真心佩服作为此次出行总策划的俺家媳妇
。
坐小伙儿的车再次返回锡崖沟景区大门,小伙儿知道我们下一站要去回龙挂壁,跟把门的打了招呼,我们二人驾小高穿越了上两图的石头桥,在桥的另一侧购票(65元/人)进入河南辉县的天界山景区,车行15分钟后入住媳妇早已联系好的天界山建华农家院,吃饭、洗漱、打呼噜.......这一天过得,不要那么有意义啊!
DAY 3:2018年8月25日(回龙挂壁、天界山老爷岭)
此行的四条挂壁只剩下最后的回龙挂壁了,昨天吃晚饭时,就与建华农家院的老板打听回龙,可是得到的反馈却不是很热情,反到是极力推荐我们去老爷岭玩玩。
建华农家院有两层,地理位置极好,不但是因为位于景区内,他家门口就是天界山景区的主干道,而干道边上就是太行山特有的红岩陡壁。
清晨同样没起来

,7点多早饭后,我与媳妇先抄起家伙拍拍周边的景色,由于连日降雨,天气还是不透亮,但我喜欢雾,喜欢真正的雾(不是雾霾

)。
下图是朝西南方向,远处最高点,老板告诉我就是天界山的著名景点老爷岭的顶峰,传说是道家圣地。而下图左边那个小山头,我怎么感觉有点像北京密云遥桥峪的扁山子啊(俗称一根挺)?

下图是农家院正西方向。

得瑟完后,我与媳妇就开车去寻找回龙挂壁,没想到小高只跑了5分钟,传说中的回龙挂壁就到了。
下两图是回龙挂壁的入口,入口处的左侧就是天界山老爷岭景区的入口,当然要先看挂壁喽。


回龙挂壁目前正在使用,车辆和人员均可正常通行。可能是前一天让锡崖沟挂壁给震大发了吧,此时面对同样宽敞的回龙挂壁,我反到没有太大的感觉。


此挂壁公路不长,是天界山景区内主干道的一段。开车从北向南穿出回龙挂壁后有一处停车场,旅游大巴也都在此停靠,供游人们欣赏回龙挂壁的景色。下图是停车场边上的石壁,上面阴刻着一大片字,看了半天我也没太打起精神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问度娘。对了,这面石刻的一旁还有一组雕塑,主要是体现打造回龙挂壁的一帮领头人的光辉形象,但造型别提有多难看了,没拍
。

下图是同样在停车场石壁边,从南往北回拍回龙挂壁的样子,与昆山和锡崖沟相比,真是......无感。

就这么一小段,比郭亮洞的长度长点也有限,跟媳妇说:回农家院喝茶去吧。我现在明白了农家院老板为什么不首先提及回龙挂壁了,当地人(虽然是河南的,但与陵川并没多远)其实比我们都明白。
下图是俺坐在农家院二层大平台上喝着自带的大红袍时随拍的农家院正西方向的景色,与早上拍的基本一个角度,因为此时有蓝天还有白云,当然还有许多雾气,但是悠闲得很那,真希望天天都能这么悠哉悠哉的......喝完茶吃饭,睡个中午觉去

。

一觉醒来,早已日过八竿
,这小日子过得,美。
既然老板推荐老爷岭,那就去一趟呗。
在上午回龙挂壁的入口处停好车(有免费停车场),我与媳妇步入老爷岭景区。
上老爷岭有两种方式,一是坐缆车,二是爬。媳妇要偷懒,我也只能服从了。缆车带着我们一路向西上升,停到一处大的观景平台附近。平台的西侧有两块大立石,好像是一对情侣,故名情侣石。这不错,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情侣石的一旁,有老爷岭的石刻,从这儿就只能爬山了。下图是媳妇打卡照:

其实爬不了太远,景区嘛,路还是很好走的。下图是途经一处小石头楼,上有一个小牌楼,不知道上面刻着什么,但山路的下边有工人正在新开一条路,不知道今后小石头楼的这条老道儿还让不让游人走了。

继续打卡。

再往前就是整齐的石头台阶了,也就意味着要到顶了。

下图这里就是最高处的“顶”了。

回望一下河南的“一根挺”
。

主殿的牌匾上书“玄天上帝”四个大字!不时有善男信女进出朝拜。

主殿的南边是这样子的。

有精美的石雕。

还有不知名的小花。

打卡继续。


突然发现主殿墙上石刻还是不错的,走近观察确定并不是老物件。
从主殿前继续向南观察,到处都是典型的南大行。

继续向西前行,在一个亭子里发现一口大钟,同样不是老物件。

接着向西,道路开始下行,前方出现另一大殿,而路两侧都是供善男信女们临时居住的房屋。

这里正在施工,原来是十二老母殿。说实在的,以前真没见过十二老母殿,这是第一次。

香火很旺
!

再向西就是下山的山路了。由于我们购买了缆车的往返票,只能就此打住,折返吧。

接近缆车下行站,近距离观察河南“一根挺”和附近的景色,虽然雾气仍旧没散。

拜见完老爷和十二老母下得山来,媳妇见时辰尚早,才下午4:30左右,于是跟工作人员到处打听还有什么可耍之处。咨询后得知此处竟然有玻璃栈道,她老人家顿时来了精神,加上中午还有一个大头觉加持,于是决定接着开展“转山”活动,即围着老爷顶绕上一圈去玻璃栈道耍耍。而转山有两种方式,一是坐景区的电瓶车,二是坐11路,我俩精力充沛,当然要腿着了(我们是按顺时针方向行走的)
,此段大约有10公里左右的距离。下图是刚开始走了2-3公里后的一处,可方便可观景,但下图这里的栈道不知什么原因是封闭的。

下图是老爷顶的正南方,虽然有雾,但老爷顶上的建筑仍然可见。

再往前,镜头中出现了什么东西?原来是玻璃栈道到了
。

说实在的,我对玻璃栈道这东西,是有贼心没贼胆的,越走近越肝颤,可媳妇不是,越走近越兴高采烈
。

假装镇定先回拍一张,其实,此时此刻我的心已如潮涌,但在女人面前不能表现出来,要淡定、淡定......
。

还要打卡?我的手其实是抖的你知道不?

不敢多拍,好容易才心惊肉跳、假装从容地走完这条魔鬼之路
。

其实玻璃栈道没有多长,但我的感觉好长好长,虽然这不长的玻璃栈道上许多大老爷们比我表现还要丑态百出,但其实我的心里也一直是没着没落的,我的天啊!
到实地上我终于平静了,继续观察周围景色,下图是在老爷顶的西边,山上的建筑还是清楚可见。

周围都是典型的太行峭壁。

时间快下午6点了。

连路边的小石头房子都披上了淡淡的金色。

马上就转回去了,下图公路的左侧尽头就是我们住的建华农家院。

最后在一转弯处,夫妻二人来张哈哈镜中的合影吧,这种机会也是难得的呀。

结束了一天的游玩后,在建华农家院又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饭后开车再过回龙挂壁,出天界山景区南门,直接打道回府,一口气杀回京城。
【总结】
1.此行共三天时间,算是短途游吧。来回不到1600公里,中间只在长治北加过一次油,说明小高的续航能力还是蛮强的。
2.住宿推荐山西陵川的郝老板家和河南天界山的建华农家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站内联系。
3.太行山七条挂壁公路此行走了四条,其中昆山的危岩险峻、锡崖沟的秀美震撼、郭亮的亲切依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都念念不忘。只是回龙吧,可能是视觉疲劳了吧,相对感觉差点。
4.此行能够顺利衔接,环环相扣,没有多走一步冤枉路,多亏了媳妇大人的精心策划和攻关能力,这点不能不服

。
5.太行山也是我的故乡,虽然不在南太行,我喜欢太行山。
6.女人可了不得,走玻璃栈道实在是要了我的钦命了,下次再也不玩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