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包子票述说着天府煤矿曾经的辉煌
 (2025-10-20 08:53:01)
	
			
					(2025-10-20 08:53:01)		| 标签: 保健包子票述说天府煤矿 | 分类: 粮票研究 | 
保健包子票述说着天府煤矿曾经的辉煌
成 .
蒋  俊   
  
 
 
天府煤矿,开采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当时后丰岩的山民已开始挖草皮碳作为燃料。1933年6月,以北川铁路沿线6家煤厂为主,北川铁路公司、民生公司参与,组建了天府煤矿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实行公私合营,1958年改为国营,1979年与华蓥山南段煤田建设指挥部合并成立“天府矿务局”。
抗战时期,天府煤矿在孙越崎的主持下进行技术改造,建立里工制,新建发电厂、洗焦厂等,产量大幅增长,为大后方提供了30%以上的能源供应,占重庆总供量的三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天府煤矿继续发展,在上世纪50、60年代达到鼎盛,矿区人口达5万多人。90年代末,因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矿洞陆续关闭,2017年最后一个矿井封洞。
天府煤矿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煤矿之一,拥有自己的专属铁路——北川(江北--合川)铁路,为煤炭运输提供了便利。其运煤的老式蒸汽火车头现保存在重庆三峡博物馆。磨心坡煤矿是天府矿务局所属五对矿井中最大的一对,于1953年勘察,1958年投产。矿区内除了矿井,还有办公楼、幼儿园、宿舍等,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小型城镇。
 

20世纪30年代的天府煤矿


20世纪30年代的天府煤矿

保健包子,就是从这个食堂做出了的

20世纪30年代天府煤矿嘉陵江白庙子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