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讲述成都天府广场消失了的钟楼

标签:
粮票讲述天府广场钟楼 |
分类: 粮票研究 |
粮票讲述成都天府广场消失了的钟楼
成 都 . 蒋 俊
曾经矗立在成都在天府广场旁的钟楼,巍峨的雄姿,高耸入云,隆隆的钟声,悦耳动听,成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已经成为了成都人们永久的记忆。今年,是天府广场的钟楼消失整整15周年,在老成都人的心目中是有深刻印象的,而对于当今的年轻人和省外人,是不知道成都第一钟---钟楼的模样与历史的。
唯有成都市1979年面粉供应票伍市两、壹市斤、贰市斤,及成都市1991年食供应油票150克、250克(墨绿色)、250(黄色)月份票,票面上印制了天府广场的钟楼。若你要了解钟楼的辉煌历史,这些粮票她会娓娓道来,一一向你述说。


1969年,天府广场钟楼与成都电信局大楼一起开始兴建,大楼共7层,高69米,钟楼重叠在电信局大楼右边顶上,座落在天府广场旁,成为“成都第一钟”,也是成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78年,钟楼开始正常运转,塔钟安装的是机械钟,由上海钟表厂生产,仅秒针重量超过1吨,每天误差30秒,每天都得人工校正两次,有8名工作人员专门进行维护。在电信大楼6楼平台,爬上梯子就来到了屋顶。钟楼的第一层是铁罐子做的大水塔;第二层是水塔的顶部;第三层是塔钟的喇叭层,4个角落的水泥柱子两侧各绑着大喇叭,朝向成都市的东西南北4个方向,每到整点就通过钟楼四面的大喇叭,响起几点钟悦耳钟声。
1996年,塔钟更换电子钟代替了机械钟,电子钟是从烟台一家钟厂引进的。换成电子钟由电脑控制,精确度大大提高。2008年7月,根据市政建设规划,成都电信局大楼将拆迁。2010年成都电信局大楼设备已搬出,四川电信成都分公司继续维修钟楼直至大楼正式移交。2010年9月,按城市建设规划决定钟楼拆除。当时新闻报道,由于天府广场人流密集,施工方没有选择爆破拆除钟楼,而选择了人工拆除的方式。拆除工作采用了高空破碎拆除机,机器臂长为28米。2010年10月7日清晨6时许,机器长臂戳破钢筋混凝土墙后,利用钟楼本身的重力,建筑定向向北倒塌。下午6时20分,钟楼完成了最后的拆除工作,“成都第一钟”退出历史舞台。

钟楼的形象,不仅仅是一张张承载记忆的粮票或照片中的背景,更是回忆本身,在老成都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总有些事物是在不经意间消失不见的,虽然生活不会因此止步,但每每想到天府广场钟楼,心中还是会有莫名的失落。钟楼拆除,有人在倒塌的废墟前拍照留念过,也有人呼吁恢复钟楼建筑……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钟楼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