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追寻消失了40多年的乾宁县

标签:
粮票追寻乾宁县 |
分类: 粮票研究 |
粮票追寻消失了40多年的乾宁县
成都市
自1993年广泛兴起收集粮票活动以来,个别集粮爱好者偶尔见到乾宁县粮票,既不知道乾宁县属于何省,位于何地,也不知道乾宁县粮票是何等稀少、珍贵。殊不知,有的集粮爱好者在翻阅其他粮友的“粮票册”时,对乾宁县粮票视而不见,毫不在意地把乾宁县粮票从眼皮底下一溜而过,从而失去了收集到乾宁县粮票的机会。
要知道乾宁县粮票是何等稀少、珍贵,首先要知道乾宁县的来龙去脉。乾宁县,是原西康省的一个县,位于今四川省甘孜州东北部。昔名“噶尔塔”,即“噶达”。相传吐蕃王朝大相噶尔禄东赞为逃避唐兵追捕作人质在此脱险,故得名“噶尔塔”。曾更名泰凝、泰宁。后改为乾宁。古为羌地。唐宋属吐蕃。元明属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清属明正土司。
乾宁县的历史沿革:雍正八年(1730年)置泰宁协,隶打箭炉厅。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西康省属泰宁实验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为西康省属泰宁区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泰宁设治局。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置乾宁县。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乾宁县辖3区12乡。面积4032平方公里。人口1.7万余人,藏族为主。1978年7月撤县,将乾宁县辖地分别划入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雅江两县。
原乾宁县,1955年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后,按照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规定,也实行居民口粮分等定量,凭供应证票购买粮食。由于原乾宁县人口只有1.7万余人,吃供应粮的居民不多,所以印制发行的粮票版别自然也就不多。据《四川地方粮票目录》介绍,目前已知原乾宁县曾于1961年印制发行“乾宁县境内临时拨粮证”0.1、0.2、0.5、1、5斤面额的粮票;1970年印制发行的“四川省乾宁县粮食供应票”0.1、0.2、0.5、1、5、10斤面额的粮票;无年份印制发行“乾宁县粮食供应票”,系票证合一,分为8、11、13、15、17、18、20、21、22、24、30、31、32斤,每种粮食定量一本,分月份供应,小版张本票。
1970年印制发行的“四川省乾宁县粮食供应票”0.1、0.2、0.5、1、5、10斤面额的粮票,这是目前所见到的乾宁县粮食管理部门印制的唯一一套粮票。其版面设计较为精美,有正规的粮票名称,有“乾宁县粮食局革命委员会”印章,有面额,“联合收割机”图案。该票的票面设计,与同时期且与乾宁县周边的1971年“新龙县粮食供应品”、1972年“四川省炉霍县粮票”,形制基本一致,尤其与“炉霍县粮票”冠名都有“四川省”,并且其票面主图也是联合收割机,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
“乾宁县”粮票与新龙县、炉霍县粮票对比
历史上的乾宁县,自1978年撤销,时间已过去45年,在年长的人们记忆中乾宁县早已消逝,在现代年轻人的脑海中对乾宁县完全没有概念。再过若干年,谁还能知道甘孜州以前的乾宁县?只有亲眼见识乾宁县的粮票,才能勾起人们对乾宁县的美好追忆,还能证实曾经经历过多个朝代统治,隶属过西康省、四川省领导,有过248年峥嵘岁月的乾宁县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