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日报:让文物活起来大有可为

(2022-09-04 11:12:45)
标签:

让文物

活起来

大有可为

分类: 学术讲座

人民日报:让文物活起来大有可为

人民日报:让文物活起来大有可为

 

(古玩百老汇 2022-09-03 00:02 发表于广东)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是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生命力是独一无二的,开放、融合、转化是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鲜明标志。文物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每一件文物无不经历了风霜雨雪而倍显珍贵,每一件国宝都期待着世人打开尘封秘密、重现璀璨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对于一个城市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找回老城记忆,体现城市精神,提升城市魅力。对于一个乡村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感受地域风情,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人民日报:让文物活起来大有可为

这些年,基于文物资源作为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国家形象的金名片、推动发展的助推器的特质,让文物活起来,日益成为党和国家持续关注的文化重策,日益成为文物工作对标提质的中心任务,日益成为普通百姓常挂嘴边的热门话题。
  文物场所,可以成为国家客厅。世界遗产西湖之畔齐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北京故宫见证中美元首历史会晤,曾侯乙编钟为龙象之舞合奏齐鸣,亚洲文明展闪亮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法元首豫园夜话传递开放胸怀,每一帧都是高光时刻。
  文物资源,可以赋能高质量发展。从哈尼梯田到水乡乌镇,从大运河文化带到粤港澳大湾区,文物工作都有文明如水的最美画面,都有润物无声的能量输送。

  文物创意,可以点亮美好生活。实施文物+”战略,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相融,与消费结合,博物馆热了,萌萌哒文创产品火了,科技+文物沉浸式体验红了,传统村落人气旺了,红都瑞金脱贫了。
  文物活起来,可以让文物故事家喻户晓。前有《我在故宫修文物》复活技术、《国家宝藏》明星演绎,后有《如果国宝会说话》快速充电、抖音创意视频文物戏精大会翩翩起舞,娓娓讲述文物传奇的前世今生。
  文物活起来,可以带来广泛社会参与。百度用科技传承文明:AI博物馆计划起航,保护长城 加我一个公募活动探路,山西文明守望工程全面铺开,深圳大湾区文化遗产联合实验室组建成立。
  文物活起来,可以释放更多政策利好。从推动文创产品开发到互联网+中华文明,从发布文物建筑开放导则到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从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到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文物活化利用政策不断创新,推动改革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文物的活力在于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让文物活起来大有可为。有三组数据最有说服力:推动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和1.08亿件/套可移动文物实现数字化展示全覆盖,让海量文物不被锁起来,而是展出来2018年全国11.3亿人次走进博物馆,红色旅游人数超过13亿人次,红色旅游收入超过4000亿元,可见消费需求巨大;抖音创意视频文物戏精大会三天播放量高达1.2亿次,约会博物馆微博话题累计阅读量16.5亿人次,“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话题24小时点击量5.9亿次。可见,发展潜力、消费需求、市场价值巨大。我们乐意张开双臂,为文物领域活化利用+社会参与,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赢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物领域活化利用+社会参与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愿意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让文物活起来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让文物活起来,政策是导向,社会是主体,市场促探索。要坚持保护优先、保用结合、以用促保、精准施策的总体思路,增强文物领域制度安排和政策供给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提升社会参与的荣誉感、安全感、获得感。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更好履行文物部门的宏观指导和监管督察职责,更加彰显文博单位的保护研究和公共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会参与、市场机制在文物领域资源配置和活化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社会主体、市场主体由辅助到支撑的重大转变,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成就高品质的文化体验,促进高质量的文化消费。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智慧,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多措并举搭建平台、释放利好,鼓励地方探索,尊重基层首创,最大程度释放文物活力。

人民日报:让文物活起来大有可为

  继续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共享。构建国家文物资源数据信息统一开放平台,面向社会全面、平等、有序开放文物资源数据信息,建立国家文物资源数据信息名录公布和开放清单制度。改善文物领域活化利用+社会参与的营商环境,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良好环境,探索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安全高效配置、社会深度持续参与,形成保护和发展良性循环,实现文化魅力和综合效益共融共生。

  更好促进融合发展。支持文物领域活化利用+社会参与创新机制、重构链接、扩展平台、丰富要素。推介文物领域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做强文旅融合发展品牌。以大数据、信息共享、跨界创意与融媒传播为重点,支持各方力量运用市场机制发展文物+信息化领域的共享经济、场景服务和新兴消费,最大限度释放文化消费活力。探索加强民间收藏文物保护利用,促进文物市场活跃有序发展,推进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使用和运营管理,鼓励依法流转取得属于文物建筑的农民房屋及其宅基地使用权。

不断提升社会参与便利化。全面实行政府文物权责清单制度,推行文物行政许可标准化,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保持文物法律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明晰社会参与的法律规制、优惠政策和各方权益,健全文物用途管制制度,实行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划定文物保护利用的红线和底线,让社会力量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整合科技、人才、资本优势,打通资源、创意、市场全链条,策划文物金融扶持计划和文物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更多投入,推进文物活化利用的协同创新、成果转移和社会共享。

人民日报:让文物活起来大有可为

人民日报:让文物活起来大有可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