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票委2020年工作与活动总结报告

(2020-12-18 10:58:28)
标签:

中票委

2020年

工作总结

分类: 活动讲话

中票委2020年工作与活动总结报告

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收藏委员会

2020年工作与活动总结报告

 

    2020年,在中国收藏家协会的正确指导下,在中票委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收藏委员会始终用协调发展的思路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强化责任,增强能力,团结带领广大委员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务求实效,有力地推动了票证收藏活动的新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在全国票证收藏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收藏家协会罗伯健会长、石肖岩监事长,以及各个省市票证收藏协会的负责人,对中票委今年来开展的活动和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可以说,2020年,是中票委奋发有为的一年,是新时代大发展的一年,是再创历史辉煌的一年,是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

回顾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协会组织建设有了新的加强,组织根基得到了进一步夯实今年,我们按照罗伯健会长要求,广纳贤才,注重发现和培养票证收藏骨干,在中国收藏家协会的关怀下,新批复了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收藏委员会两位副主任(温艳才、厉勇),到目前中票委共有副主任27人,副秘书长13人,领导班子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根据全国票证收藏发展的需要,在去年增设了门券收藏交流部的基础上,今年又新成立了交通票证收藏交流部和商标收藏交流部,目前中票委内设机构有粮票、布票、侨汇购货券、金融票证、门券、商标、交通票证等7个交流部,即7大板块,组织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今年,又有12人自愿加入成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同时成为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收藏委员会的委员,票证收藏的骨干力量得到了增强,使中票委的组织程度有了进一步扩大。这些,为我们开展好全国性的票证收藏交流活动,奠定了很好的组织基础。

二、在疫情困境中积极寻求时机,举办第29届全国票证交流大会圆满成功。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从今年1月初开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肆虐,打乱了我们原来票证收藏活动与工作计划。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举国同心,众志成城,尊重科学,精准施治,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漫延和传播,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疫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我们去年就决定的第29届全国票证收藏交流大会,原定于今年416日至18日在成都召开,因疫情原因被迫延期。到了今年6月份,我们看到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就开始着手筹备,到了9月中旬,我们观望到全国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根本好转,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客运交通、餐饮住宿、省市会议、大型会展等相继解除管控。按照中国收藏家协会中藏字【2019111号文件《关于同意举办第29届全国票证收藏交流大会的批复》,依靠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粮票专委会和成都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馆,正式呈报“关于举办第29届全国票证收藏交流大会的报告”,得到了成都市有关部门同意召开本次交流大会的报批。第二次决定举办大会的时间,是1016日至18日,临近这个时期,青岛又突然出现疫情,我们不得不又把大会改到102325日召开。

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影响,我们在困境中积极寻找有利时机,第29届全国票证收藏交流大会,终于于102325日,在成都市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馆隆重召开,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国收藏家协会罗伯健会长、石肖岩监事长等领导出席了此次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收藏委员会顾问、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委员及各个省市的票证收藏协会会长和广大票证收藏爱好者,共1000多人参加了这次交流大会。祝贺条幅就有59条,安排大会小会10多场次,会议议程非常严密正规,有序进行,开创了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收藏交流大会29届以来,规格高、规模大,人数多、交流广、氛围浓、齐称赞的新局面。特别是这次交流大会提出:不收赞助费、不收报名费、不收摊位费、不搞集体宴会、不发纪念品,实施这“五不”规定,极大的惠及了来自全国各地与会人员,受到了广泛好评,也成为了中票委今后举办全国票证收藏交流大会节俭办会的新模式。

三、大力弘扬优秀票证文化,理论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为了进一步发掘和弘扬票证文化,推动票证收藏活动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利用举办第29届全国票证收藏交流大会的大好时机,专门成立了大会组委会和票证论文征集组,自20202月开始,面向全国广大票证收藏爱好者,广泛征集票证研究论文,征集范围,以粮票、布票、侨汇券、购货券、生活票证、门券、金融票证等为主,今年所征集到的论文均在该范围内。截止大会召开前夕,共征集到论文29篇,这是历届全国票证收藏交流大会征集到论文数量最多、质量较高、参与人员之广的一次。

1022日,中票委专门安排的“论文评审组”,在成都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馆一楼贵宾室,对收到的29篇论文进行了认真评审,并对每一篇论文进行集体审议。经过严格评审,评出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20篇,以大会组委会的名义,给29名论文作者分别颁发了奖励证书。大家认为,所征集到的论文能以实物票证为依据,主题思想健康向上,通过票证及历史背景,详细阐述了票证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多数论文条理清晰,推理严谨,符合逻辑,数据真实,文笔流畅,文字简洁,格式规范。以票证研究为主的专题论文,主题鲜明,立意新颖;以实物票证及相关史料为依据,考证类论文具有创新发现,论述类论文具有独到见解。这些论文,对推动票证收藏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票证收藏活动规范运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四、致力于普及优秀票证文化,大型票证展览受到广泛好评。在第29届全国票证收藏文化交流大会期间,我们精心策划,专门举办了“歌颂祖国、节约粮食 主题的大型票证专题展览,受到了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监事长石肖岩,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收藏委员会主任张瑞江及20多位副主任、副秘书长,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多位副主席、副秘书长观展,均给予了高度赞扬。

这次大型票证专题展览,由大会组委会精心甄选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粮票专委会、四川省收藏家协会门券专委会资深收藏家组编,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29部专题票证展览集共100框,在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馆一楼大厅进行展出。展览突出歌颂祖国、节约粮食主题,响应中央和国家领导提倡的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号召,央视及各省市新闻媒体今年来、连续报道全国各地广泛践行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大好形势,以及全球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多地出现粮食紧张的背景下,举办这次大型粮票展览,意义重大。为期四天的大型票证展览,有效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票证收藏家、爱好者、成都本地居民和社会大众的眼球,络绎不绝的观展者,尽情观看了粮票展览后,深深感受到票证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和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深刻教育。

为了与第29届全国票证收藏交流大会相适应,本次票证展览也相应的是全国性展览。在筹划这次大型票证展览时,就充分考虑到:展览规模要大,展览集要规范,展架展板要统一,展出的整体效果要美观。从这些考虑出发,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粮票专委会确定全部租用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党总支的展览架,按照100框规模来挑选符合主题的展览集。来自全国各地的票证收藏家观看了展览后,称赞这次大型票证展览,是29届全国票证收藏交流大会以来,展览规模最大,展览集最规范,展品以粮票最多,展示效果最好的一次大型票证展览,集中展现了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粮票专委会近几年对票证收藏的研究成果,应该向今后举办全国性的票证展览大力推广。

五、票证交流场面十分壮观,参与交流人数众多持续火热。每年一次的全国票证收藏交流大会,票证交流是重头戏。按照惯例,参加全国性的票证交流大会,许多票证收藏经营者一般都是提前一周就到会。第29届全国票证收藏交流大会,正式大会是1023日至25日,而101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票证经营者就到了30多人。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和大会向当地政府报备要求,对提前到会的票证经营者,经过蒋俊与成都大安收藏品市场和玛塞城收藏品市场老总联系,让这些摆摊的和提前参加大会的票友,10202122日都到这两个市场去摆摊交流。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收藏委员会主任张瑞江,副主任张宝红、张金龙、董付民、朱红楣、刘克兢、吴江、邓武生、赵爱国、葛新宏、厉勇、温艳才等,他们都是提前到会,分别参加了大安市场和玛塞城市场票证交流。

1023日至25日,正式大会的票证交流,集中在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馆进行,由于博物馆院内场地非常广阔,博物馆四周院内均可摆摊交流,可以容纳2000人进行交流。由于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收藏委员会7个交流部精心组织和动员,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人票证收藏家和票证经营者,加上成都本地的票证(纸品)经营者、爱好者参加,每天都有上1000人参加交流。值得可喜的是,本次票证交流,完全是以票证为主,没有古玩杂件、字画等收藏品参加交流。正式大会三天的交流活动,在博物馆院内,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整个交流场面十分壮观、热闹非凡。

票证交流大会,不但要有人气,关键要有成交量。由于本次大会的承办者、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粮票组委会近几年发展的新会员就有300多人,绝大多数都来参加了大会,加上成都有许多票证收藏爱好者,并有一定的购买能力。四川省收藏家协会门券专委会、集卡专委会、集报专委会、红色藏品专委会的会长及会员,分别进行了摆摊和广泛交流。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粮票专委会许多会员,特别是新会员,连续几天都在交流现场,不放弃对每一个摊位寻觅票证的机会,聚精会神地选购自己需要的票证。成都一位票证收藏家、研究家,有目标地选购自己已经确定、准备制作几部专题票证展览集需要的票证,几天购买了近10万元的票证。许多票证界的老经营者说,成都这次会议,是多年来非常难得、非常宽敞的摆摊交流场地,成交量可观,每一个经营者都或多或少赚到了钱。参加交流活动的票证经营者、购买者普遍反映,在这次交流会中,我们都有较好的收获。整个票证交流活动,无论是在成都大安收藏品市场、成都玛塞城收藏品市场,还是在博物馆院内,前后7天的票证交流井然有序,与会的各位票友,或多或少地获得了各自需要的藏品,相见了老朋友,结识了新藏友,收获了新情谊,获得了新快乐!

总之,一年来,我们在中国收藏家协会的正确领导、关心和支持下,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工作与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一是班子成员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由于票证收藏协会是一个十分松散型的社会组织,中票委的班子成员分布在全国各地,召集会议比较困难,为中票委开展工作与活动献计出力不够,个人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特别是中票委许多副主任,同时又担任省市的票证收藏协会会长,多数没有发挥好推动票证收藏新发展的作用。二是资深票证收藏家年龄逐步老化。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每年一次的全国票证收藏交流大会,在票证收藏研究、带动新的票证收藏爱好者搞好票证收藏等方面,没有充分显现个人的能量。三是培养新生骨干力量方面做得不够。全国票证收藏爱好者虽然有数十万,但真正能起到骨干作用的人员不多,特别是吸纳新的票证收藏爱好者方面,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四是没有活动经费而困扰大型活动开展。活动是协会的生命力,不开展活动协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我们坚持不断地举办了29届全国票证收藏交流大会,每一次大会或多或少都要花费一些费用,在没有任何经费收入、没有任何赞助的情况下,每年举办一次全国票证收藏交流大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少。但是,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和困难,振作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尽最大努力票证板块做大做强,把全国票证收藏活动继续推向新的发展。

 

关于2021年票证收藏活动的大致安排设想:

 

2021年,中票委的工作与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国收藏家协会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国票证收藏发展大局,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活动思路,突出“思想建会,制度兴会,章程管会,节俭办会”的原则,全面落实中国收藏家协会的工作安排部署,结合中票委的实际,扎扎实实开展好几项活动:

一是努力办好第30届全国票证收藏文化交流大会。在第29届全国票证收藏交流大会期间,已经确定了第30届全国票证收藏文化交流大会,将于2021年下半年在湖北宜昌市召开,宜昌市猇亭区政府出面申办、中票委副主任刘克兢具体筹办,我们时刻加强筹备过程中的引导,把第30届全国票证收藏文化交流大会,办成一次高质量、高标准,深受广大票证收藏爱好者欢迎的大会。

二是结合建党100周年开展好几项大型活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乘借全国大型庆典活动的时机,结合有关省市票证收藏协会开展的活动和举办的第30届全国票证收藏文化交流大会,专门安排票证展览、理论研究、学术讲座、会议研讨等专项活动,以此推动全国票证收藏向新的台阶、新的高度迈进。

三是要切发挥好中票委组织的骨干带头作用。选择时机召开中票委班子成员会议,对中票委各位副主任、副秘书长,要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落实人头,把棋盘上每一个棋子盘活,不断激发个人的内生动力。注意发挥资深票证收藏家的作用,在搞好票证知识传授、带动新的票证收藏爱好者、加强票证研究、个人著书立说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

四是要发挥好省市票证收藏协会的作用。票证收藏的活力,关键在基层。帮助有关省市完善票证收藏协会,健全票证收藏组织,为全面开展票证收藏活动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发挥中票委副主任中担任有关省市票证收藏协会会长的作用,下功夫培育一些票证收藏活动开展较好的省市协会,大力宣扬先进,激发和带动其他票证收藏协会,包括县市票证收藏协会向前发展,真正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局面,共同推进票证收藏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收藏委员会

                                                                     2020129

 中票委2020年工作与活动总结报告


中票委2020年工作与活动总结报告

中票委2020年工作与活动总结报告

中票委2020年工作与活动总结报告

中票委2020年工作与活动总结报告

中票委2020年工作与活动总结报告

中票委2020年工作与活动总结报告

中票委2020年工作与活动总结报告

中票委2020年工作与活动总结报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