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的成都珍稀“老假”粮票辨析

标签:
成都老假粮票欣赏 |
分类: 粮票研究 |
独一无二的成都珍稀“老假”粮票辨析
历时两天的展览,川粮会顾问胡国荣先生参展的《成都市粮油票证荟萃》中,一枚“成都市1965年粮食供应票贰拾斤”,吸引了川粮会资深粮票收藏家徐宝朝、尹大先、贺鹏春、李安友、蒋俊、李希跃等十分好奇,竞相观看。胡国荣先生制作的《成都市粮油票证荟萃》5框,是首次展出,他介绍这枚粮票非常难得,是20多年前收集到的。他在展览集贴片上注明“成都市1965年粮食供应票20斤,是用1965年食油票涂改制成的‘假’粮票,其字体、20斤衬托的花纹,与50斤、100斤完全不相同。可见当时为了购买到20斤粮食而涂改粮票,铤而走险违法造假。” 几位资深粮票收藏家,针对这枚粮票,反复观看,认真讨论,一致认为:这是一枚违法涂改的“老假”粮票,流入集粮界保存至今,是一枚非常难得的珍稀“假票”。
据查《成都市粮食志》、川粮会出版的《四川地方粮票目录》, 1964年印制的成都市粮食供应票,其面额为1、2、5、两、1、2、5、10、20斤(其中20斤票比较稀少)。1965年印制的成都市粮食供应票只有50、100斤两种面额,主要是供单位食堂、集体饮食行业使用的。1965年根本就没有印制20斤面额的粮票。
综观成都1965年20斤涂改的“老假”粮票,具有如下破绽:
1、假粮票20斤选用1965年壹两食油票涂改而成
1965年成都市食油票,面额为1两、半斤、1斤、5斤,其中1两的颜色是咖啡色,票面主图是成都市“红旗剧场”。正好与涂改的1965年“老假”粮票的颜色(咖啡色)、主图(红旗剧场),票幅长6.5cm、宽2.9cm完全一样。但是假票的票幅,比1964年成都市粮食供应票20斤的真票长度短0.3cm、宽度窄0.2cm。

2、涂改的20斤与1964年20粮票颜色相同
造假者选择用1965年1两食油票(咖啡色)涂改为20斤粮票,与1964年成都市粮食供应票20斤的颜色(咖啡色)正好相同;涂改的假票如果去粮店购买粮食,因为颜色相同,稍不注意票面下边中间的“1965年”,就容易蒙混过关。这应该是造假者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比较,才选择这个颜色的壹两油票,进行涂改的最终目的。
3、假票20斤与1964年20粮票图案不同
1964年成都市粮食供应票20斤真票的票面主图,为成都市著名的“锦江宾馆”,而选择用1965年1两食油票涂改为20斤粮票主图,是成都市有名的“红旗剧场”。 涂改而成的20斤假票主图,和1965年成都市食油票1两的票面主图是一致的,都是成都市有名的“红旗剧场”,这就充分证明了涂改成20斤假粮票,选择的是1965成都市食油票1两,这是坚定不移的。
4、票名和面额仿照1964年20粮票而涂改
1965年“成都市粮食供应票”20斤假粮票,完全是仿照1964年“成都市粮食供应票”20斤正规粮票进行涂改的。票名由1965年壹两“成都市食油票”5个字涂掉后,用毛笔手写“成都市粮食供应票”7个字,每一个字的笔画的间架结构很不均匀,毛笔沾的咖啡色颜色有浓有淡。票面右边中间“贰拾斤”,描绘仿宋体空心字,有多处笔画描成了连笔而不是空心字,并且“贰拾斤”面额的底纹,把有规则的椭圆线条,擦拭之后画成了斜线。票面左上角“贰拾斤”、右上角“20”,左下角“20斤”、右下角“贰拾斤”用毛笔描写得歪歪斜斜。整个票面除了“成都市粮食管理局”红色印章、票面下边中间的“1965年”和“成都市粮食管理局制发”没有涂改外,把票名和面额共6处涂改得一塌糊涂。
5、“老假”票应该是从账本或档案中流出的
从1965年“成都市粮食供应票”20斤假粮票左上角看,票面从上边到下面“20斤”上沿,有曲别针锈蚀较为严重的锈迹,说明这枚20斤的假粮票,被粮食管理部门发现后,用曲别针别在的账本的账页上,或者别在粮食管理部门的档案里,时间久了,加上成都空气潮湿,曲别针别在“假”粮票上就慢慢锈蚀了。至于成都市1965年20斤这枚“老假”粮票,从何时、何地、何粮食管理部门流出来,虽然我们不得而知,但完全可以肯定,它是一枚十分珍稀的“老假”粮票,能够收集保存下来,至今我们欣赏它,无不感到惊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