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犍为县1979年粮油票赏析
———川粮会《一天一票》讲座(75)
各位老师、集粮朋友:
大家好!
继乐山地区粮食局统一印制了1962年、1963年犍为县搭伙证后,犍为县1979年粮油票仍然是由乐山地区粮食局统一印制的。
该套粮油票因其属于乐山地区1979年系列县粮券之一,加之图案设计精美、风格统一、枚数众多,一直以来受到全国各地粮票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和关注。
一、发行背景。1979年11月5日,乐山地区粮食局向各县、市、工农区粮食局发出乐地粮业[1979年]299号文件《关于实行县粮券的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指出:“凭县粮券售粮是城市粮食销售工作的重大改革,是更好的贯彻执行供应政策,进一步加强计划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方便群众,利于生产。从乐山和五通区凭粮券售粮实行1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是深受群众和粮店职工欢迎的。”
通过上述文件内容,不仅可以知道犍为县1979年粮油票的发行背景和目的,而且也可以了解乐山地区1979年系列县粮券的发行背景和目的。
二、粮票印制。据了解,犍为县1979年粮油票以及乐山地区该批县粮券全部是在旺苍县的印钞厂印制的。
三、粮票面额。犍为县1979年粮油票包括购粮券、面粉票和食油供应票三大类。第一批粮油票的面额共计10种。其中,购粮券为:1斤、5斤、10斤、30斤四种;面粉票为:1两、5两、1斤、5斤、10斤五种;食油供应票面额为“壹人”一种。


后因需要,各增加印制了购粮券和面粉票2斤面额,但具体什么时间增加的暂时不得而知。这样,犍为县1979年大全套粮油票共计12种。这12种也是乐山地区1979年系列粮油票大全套的枚数。
1979年犍为县粮油票样本


四、粮票图案。犍为县1979年六种面粉票图案全部采用的是“成都锦江宾馆和锦江大桥”作为主图;五种购粮券的图案,前三种低面额的仍以“成都锦江宾馆和锦江大桥”为主图,后两种高面额的采用的是“望江楼公园中的崇丽阁”作为主图。食油供应票的图案好像是大豆、芝麻、花生三种食用油料作物。
五、发行时间和步骤。乐山地区粮食局的文件指出:要搞好凭粮券售粮,必须提高认识,端正政治思想路线,为“四化”建设贡献作出贡献。“以保证于八O年一月一日开始在县城区和工矿区实行凭券售粮的办法”。
具体到犍为,县粮券的发行时间是:“从2月1日起在城关开始实行凭购粮券购粮。清溪、罗城、石溪、芭沟三个粮站和分站,从3月1日起实行。”另外的三个粮站和一个分站(除市镇人口县境内出差使用外),一律实行只收不发。
由此可知,仅犍为县境全面实行凭购粮券购粮,也是分三次(即:1980年2月1日起、3月1日起,以及一年后)才完成的。
六、发放对象。当时,乐山地区粮食局文件规定的发放对象是:1、居民口粮和实行“旅大”包干单位的各种补差粮;2、县境内的流动人口;3、各粮站对流动人口均可发给县粮券,在全县范围内使用;4、农村人口进城要求以现粮兑换县票的。如以小麦来换面粉票可按85折算换给面粉票,以大米、糯米、黄豆可换给大米票。
但是,犍为县在具体发放县粮券时取消了第4种对象。原因是为了避免增大城镇口粮指标的销售,一律仍按原规定换省票给与解决。
七、使用范围。1979年犍为县购粮券和面粉票的使用说明共四条,内容完全相同。但是,经查看文件后得知:“县粮券的使用范围:面粉票可以进餐馆购买生熟面制品和糖果糕点;到粮店购买各种面粉和面制品;单位搭伙。大米票只能到单位搭伙和到粮店购粮,不许进餐馆和购买各种熟食制品和糖果糕点。”
这在后来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确实一直是这样执行的。
八、筋票和价格。犍为县1979年粮票成套也不多。其中:面粉票5两为筋票,面粉票1两、购粮券30斤,以及食油供应票都比较稀少。目前,该11枚成套粮票7-9品的100-150元;9-10品的200元以上。
最后,要特别注意,这套犍为票的“犍”字是所谓的第二批简化汉字,属于错别字!所以,这套犍为县1979年粮油票又给票证收藏爱好者增添了新的乐趣和研究内容。
今天就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川粮会副会长
.川粮会乐山分会会长.
李希跃
/ 乐山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