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小面额的食用油票

(2015-09-23 17:13:30)
标签:

最小面额

食用油票

分类: 粮票研究

              最小面额的食用油票

最小面额的食用油票

          

        这是1965年河南省镇平县粮食局发行的临时食用油票,一套2枚,面值分别为:“壹钱陆分伍厘”(0.0165”市斤)、“伍分伍厘”(0.0055市斤)。面额之小,计量单位甚至达到分并精确到厘。这么小的食用油计量单位,世界上绝无仅有,是目前收藏界的面额最小的油票,被世界吉尼斯纪录冠以“世界面额最小油票”,现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中国人民经历了痛苦的三年自然灾害磨难,人民生活困顿不堪。因此,到了1965年,我国虽然已经进入了国民经济恢复和调整时期,生产重新获得发展,经济环境得到改善,但是由于生产力整体水平仍然低下,加上执行的仍然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销售受到严格控制,所以当时物资的供应也就仍然极度紧张。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当时是完全的计划经济,主要商品全都凭票定量供应——粮票、油票、布票等等。而这样小到半钱面值的食用油票,是为当地社教干部和下乡工作人员印发的,镇平县的这张食用油供应凭据正是当时中国现实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真实反映。

    这么小面额的油票是如何使用的呢?1965年河南省镇平县印发了两枚油票,一红一蓝,红色面额为伍分伍厘,蓝色面额为壹钱陆分伍厘,主要是配合社教运动,为社教干部和下乡干部印发的。那个年代,干部食油定量为每人每月0.5斤,每餐合多少呢?计算是这样进行的,每月按30天,1天3顿饭,分到每顿饭是90份,每月供应的0.5市斤食用油,正好约是0.0055市斤,即“伍分伍厘”。印发“伍分伍厘”的油票,是供吃1顿饭付油用的,“壹钱陆分伍厘”是“伍分伍厘”的3倍,是供1天吃3顿饭用的,农民把这些油票积攒下来,就可以拿它到粮站打油了。从这枚小小的镇平县临时食用油票上,可以看到当年干部下乡实行“三同”,不揩农民的油,发扬了苏区干部“自带干粮去办公”的优良作风。
    从这2张小面值的食油票,可以看出当年的生活非常艰苦和困难,就连吃饭的用油都精打细算,像这样“伍分伍厘”的食油,只能用筷子在油瓶蘸一下顺着锅沿溜,炒菜都不见油花。那个年代,买肉都要肥的,瘦肉没人愿意要,为的就是肥肉“解馋”,身体缺油呀!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无法想象。现在国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更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这种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还要继续发扬,这才是该收藏品的意义。
    谨以此票,向上个世纪经历过艰难困苦的老一辈致敬,注视“半个世纪风雨的票证”,曾给我们带来难以名状的特殊情怀。

 

 

 

最小面额的食用油票



最小面额的食用油票



最小面额的食用油票



最小面额的食用油票



最小面额的食用油票



最小面额的食用油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