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岁月》:从北京回到西安
(2025-06-21 19:17:50)《流年岁月》:从北京回到西安
自从2016年儿子分配到北京南苑工作后,一直想到北京去一趟,好好游览京都北平,可因为各种原因七八年了没有住在北京一段时间静静地游览。去年儿子转业地方工作了,乘原来的房子还没有清退,我和夫人下决心在北京好好呆一阵子,于是从5月19日去北京,一直呆到今天6月21日返回西安。在这一个月时间里,我们先后游览了北京天安门、圆明园遗址公园、颐和园、中山公园、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天坛公园;游览了奥体中心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什刹海、南海子皇家公园、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国家大剧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博物馆、中国航天航空博物馆;浏览了潘家园文物市场、琉璃厂文化街、报国寺潘家园旧书市场;在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浏览并购了一些图书。此外,还参观和游览了南锣鼓巷、钟鼓楼、王府井大街、西单商场、新疆大厦、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三里屯太古里等地方。遗憾的是没有参观上故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多次没有预约上,只能下次再游了。
对北京向往已久,以前也去过几回,应该说这次呆的时间最长,游览的地方最多,有一些体会和认识,但没有想像的那么激动,那么兴奋,也许北京的历史和城市文明我大体了是了解的,只是深度感知罢了。就北京和北平以及燕京的提法,其实我更青睐老北平、古燕都的历史文明,主要是元明清三朝的历史文明、文化遗存,也许这次没有参观上故宫,也许是每天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也许我们住在南苑郊外,所以从内心深处没有多少感触,以致我不知道在北京呆了一月之久,到底应该写点什么东西。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对北京感兴趣还是中轴线的历史文化,故宫的历史文化,北京城市地理文化,北京胡同历史文化,老北京琉璃厂的历史文化,天桥市井民俗文化,北京的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此外,还有北京雨燕、什刹海的杨柳、西山的落日、报国寺的钟声、外八庙的恢宏建筑、南海子皇家猎场的马蹄声,......
北京还有那些使人留连忘返的景致呢?我还想到了元大都的设计者刘秉忠那独具智慧的天才设想,想到了北京西山永定河哺育了整个北京城,想到了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大规模扩建都城的情景,想到了当年多尔衮带领八旗铁骑从山海观滚滚而来,......
中国古代的六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无疑是最美丽的、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的都城,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从辽金元到明清,从明清到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之所以能保持历史的延续性自有其客观尽然性,也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使北京都城与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更有特殊性,更有自己的魅力。
这次北京之行有些收获,但还是表面的,浅尝辄止的,还需要深入学习和了解,还需要在重点问题上深入研究,以真正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
2025年6月21日于西安浐灞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