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大家》:北宋文学大家简介
(2025-02-03 16:39:20)《文史大家》:北宋文学大家简介
1、钱惟演(977~1034)字希圣,杭州临安人。北宋前期大臣,外戚,文坛领袖。历任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兵部尚书、知枢密院。曾依附奸相丁谓,参与排挤寇准,将妹妹嫁给了国舅刘美。景祐元年去世,谥“文僖”。钱惟演博学能文,为“西昆体”骨干诗人,喜招徕文士,奖掖后进,对欧阳修、梅尧臣等人有提携之恩。著有《典懿集》《金坡遗事》《飞白书叙录》等。
2、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县(现南昌进贤县)人,景德二年(1005年)14岁时以神童召试,赐进士出身。曾拜相,累封临淄公,谥号“元献”。晏殊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邀请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晏殊善诗文,尢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其《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传颂较广。平生所作诗文逾万篇,今仅存《元献遗文》《珠玉词》。
3、谢绛(994~1039)字希深,杭州富阳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兵部尚书员外朗,临川“三王”之一王安礼的岳父。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与范仲淹(989~1052)同年进士。谢绛为人稳重,深于涵养,以文学闻名于世。长于制诰,行文用语“轻黠利唇”,有“十一面观音”之称,被洛阳文人集团推崇为“文章魁首”。为政嘉谈时事,善议谏言,重视文教,对于礼乐、民生及国家施政方面有较深较系统的认识。谢绛初入仕时曾得到西昆体领袖杨亿的推赏,其行文高妙,全文引经据典,被誉为“文中虎”。代表作《游嵩山寄梅殿丞(书)》《又答梅圣俞书》,其诗词文分别收录《全宋诗》《全宋文》《全宋词》。谢绛之父谢涛通过科举出仕北宋,声名始著。
4、尹
洙(1001~1047)字师鲁,西京河南府(洛阳人),北宋大臣,散文家。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授正平主薄,迁河南户曹参军,选为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平生交好范仲淹,时值范仲淹指责宰相吕夷简,贬知饶州,后转知泾州、渭州、晋州、潞州。为政有惠爱,累迁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学士。为其部吏诬讼“以公使钱贷部将”,出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再贬监均州酒税。庆历六年(1046年)尹洙病重,范仲淹奏请尹来邓州养病,尹到邓州后,便以后世托给范仲淹,并请范仲淹、韩琦、欧阳修各作诗文以告慰自己。去世享年四十六,欧阳修亲自撰写墓志铭,韩琦负责墓表,欧阳修为其文集写序。著有《河南先生文集》《五代春秋》等,传于世。
5、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安徽宣城人,皇祐三年(1051年)仁宗召试,赐同进士。
6、富弼(1004~1083)字彦国,洛阳人,天圣八年(1030年)举荗才异等,累赠太师,谥号“文忠”,晏殊女婿。
7、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江西永丰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弟,谥号“文忠”。
8、韩
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为相十年,辅助仁、英、神宗三朝,谥“忠献”,并准其配享英宗庙庭。
9、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
,祖籍樟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县),出生卞京,景祐三年进士。
10、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祖籍陕州夏县,出生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
11、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
12、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江西抚州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比苏轼、曾巩等早15年进士)。
2025年2月3日于海南陵水南国侨城西区7号楼604室录
前一篇:《陵水过年》:年静悄悄地走了
后一篇:《海南印象》:环岛行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