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思考》:把唐诗宋词背在身上
(2025-01-02 20:35:20)《文学思考》:把唐诗宋词背在身上
时年五十有余,方细读唐诗宋词并被其感染感动,是否晚了一些?唐诗宋词为何能流传至今,为何历代弥新人们深受不已?因为它反映了不同时代人同样的情景、同样的遭遇、同样的心情,或欢、或悲、或恨。年轻时只知道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有王安石、苏轼,及至后面读诗读词,才知道还有李商隐,还有杜牧,还有王维,还有岑参、高适;宋词还有欧阳修,还有晏殊、还有柳永,还有李清照,及至到大后来,才知道还有元曲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
唐诗宋词和元曲多好呀!它写出了自然山水的美丽,它写出了人世间的温暖,它写出了不同社会不同层次的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感情,是那么准确,是那么细腻,是那么感人,是那么使人流连忘返。人不仅要吃饭,人还有七情六欲,有七情六欲,就有诗词曲表达的内容。
读点诗词,它可以使人安静,静静地与古人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使人心理能静,安详、温暖起来。读点诗词可以参透人间世态炎凉、人生百味,使人增加阅历,沉淀定力,清醒冷静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读点诗词,可以使人的心底高尚起来,向往真善美,鞭笞假丑恶,使人向善、向美、向好、向上发展。古诗词是美好的,遗憾的是我们当下年轻人不知晓,即使所谓的文化人,一大半不懂得。诸不知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大宝藏,时至今人竟如此陌生,以“阔气自豪,以奢侈为荣”,这美嘛?不了解历史,不懂得传统文化的人不懂得什么是美,是低能儿,是弱智人,是思想和灵魂有残迹的人。固然也不能怨这些低能儿、有残迹的人,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但今天的社会不管物欲如何横流,还有不少人,或者说随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回流,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中国的古诗词文化园地,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不仅是荒游,重要的是人有诗意地生活,有文化欣赏的出游。游名山大川,只有了解历史文化才能濡关停养人的身心,否则只是瞎游、茺游。可不是吗?有文化修养的人,懂历史文化的人,会在旅游圣地涂画“某某某到此一游”,会在景区大声喧哗吗,或在景区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吗,会人为地破坏旅游设施吗?
学习古诗词,走进古诗词,让我们开始诗意地生活。
2015年5月11日晨于乌鲁木齐
2025年1月2日录入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