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努力寻找你的足迹---观电视剧《哈尔滨1944》
(2024-06-02 11:50:43)《文艺评论》:努力寻找你的足迹
---观电视剧《哈尔滨1944》
平时比较喜欢看谍战电视剧,特别像《潜伏》《风筝》《暗战》《悬涯》《黎明之前》《北平无战事》《隐秘而伟大》《叛逆者》,总觉得拍得较好,既有思想性,也有艺术性,还有娱乐性、观赏性,但也有一些谍战剧,广告媒体宣传势头很猛,观众们期望很大,可大家看了一两集就看不下去了,总体感觉是假大空的,估且不论编剧如何,主要是服装道具假、场景设计假、演员表演假,根本使人看不下去。我们认为,电视剧剧本身就有虚拟性,但如果假得离谱,使人实在看不下去,那就是太烂了......
可仔细又一想,当前的电视剧市场也能理解,事物本身就是这样,有好就有差,良莠相间是事物的客观存在,一切都是好的,或一切都是不好的都不存在。有了这种思想认识,大多数观众心理也平衡了许多,再不简单地说导演“胡日鬼”,纯粹是浪费社会文化资源。
这几日正在看新上线的谍战剧《哈尔滨1944》,看了前面几集也没觉得什么,在想看不想看之间摇摆,老是觉得线条不清,情节颠三倒四,把人弄得云里雾里。可认真去琢磨还觉得有其用意,特别是故事的思想性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演员的表演也有精湛之处。一是表现手法有创新。整体表现带有意识流,就是不让人们一下看明白,要追踪、联想、回味、思索,以增加对剧情的入门、理解、赏析。二是对敌斗争与人情世故交织。潜伏与反潜伏,是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历史阶段职业人生的选择,有时是身不由已的。此剧克服了过去非我即敌的做法,在较为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即使是敌对阵营,作为一个正常人还是有基本的人性的。人需要理解、需要关心、需要帮助,尽管在敌对双方的隐蔽斗争中,有时是伪装的,但伪装的真,伪装的时间长,是会产生感情的,宋卓文与关雪的情恨交加就说明之,这是该剧的创新点之一。三是历史的残酷、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残酷。抗日战争在敌后隐蔽战线上,国共双方、伪汪敌特、日本宪兵,各方情报人员交织在一起,斗争异常复杂艰险,各路特工人员,为了生存、发展,都在奋斗,都在拼搏,他们服务于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生存法则,每时每刻都在刀尖上游戏,体现了地下斗争的艰巨性、残酷性。四是我党地下工作者的忘我奉献牺牲。抵御外侮是每个华夏儿女的神圣职责,敌寇不灭,何以为家。可叹的是在强敌面前,有的人经受不住生死斗争考验,叛变、投敌、附逆,但大多数地下工作都具有坚定的信仰,具有顽强的斗志,在历次血与火、生与死的斗争面前经受住了考验。老钱、宋卓文、宋卓武兄弟等无数在隐蔽战线上奋斗的人,他们是共和国的功臣,是民族英雄,是永远值得后人敬仰的。这些革命先烈对国家的爱、对民族的情,其坚韧不拔的意志,英勇献身的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1946年哈尔滨城市解放了,红旗、鲜花满天,地下工作者宋卓文在这红色的海洋中由欢欣鼓舞到掩面而泣,再到冲满笑脸,这胜利、这解放是多么来之不易呀!
2024年5月13日夜于浐灞右岸
后一篇:《灞河右岸》:怀想(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