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望云思亲》:想念父亲

(2023-07-13 12:05:25)
《望云思亲》:想念父亲  

不知不觉突然在大脑里出现父亲的身影。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农事一生,但他的衣着打扮给我留下三个印象:一是四十来岁以前也就是农业社劳动时期。这个时期,他大多头上扎着羊毛肚子手巾,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陕北农村男人普遍的行头。无论是上山劳动,还是赶集遇会,一直头上拢着手巾,只不过出门见人时换一条新毛巾或干净毛巾扎在头上罢了。现在遗憾的是没有留下父亲那时头扎羊毛肚子手巾的照片资料。二是当民办老师时的行头。1972年、1973年在周家圪崂学校当民办老师时,父亲一副教师身份打扮。印象中父亲留个分头,每天梳得光光烫烫,穿着制式的蓝色中山装,一派知识分子打扮,生打猛人们压根都想不到他以前一直是农民。平时讲话客气,见了村人笑容可掬,问长问短。别人对他也十分尊敬。可怜的是当老师时间太短,没有留下音像资料(如要能找到,也是他带的那一届应届高中毕业生可能有合影照片)。三是八十年代以后。即保产到户实行责任制时,父亲平时总是戴一顶灰色或蓝色的帽子。可能80年代以后,整个陕北人戴羊毛肚子手巾的少了,商品流通渠道多了,货物多了,父亲就买了一顶或两顶面帽子。除夏天天气太热外,其余大多数时间都是戴着帽子。他现在留下的有限几张照片都是戴着灰蓝色帽子的。
父亲的脸色90年代以前是铜黄色和大多数一样的黄白脸庞,可90年代前期家中意外发生一次火灾,在抢救财物的过程中,烟烧火燎,头发眉毛都烧了,从此脸上虽无留下疤痕,但脸熏成了黝黑色,比平常人明显黑了许多。
前几天的夜里,突然梦见父亲母亲,在很近的距离,我甚至能感受到父亲在我跟前的气息。不知为什么事,我还和父亲母亲生气,他们也未置可否,只是母亲有些埋怨。十月一日,关中地区是给亡人送寒衣之日。陕北虽无此俗,但我在睡梦中见到父母,还是他们在七八十年代的样子,在老家的旧院子,我可能上初中。我有时朦胧地看到父亲走在路上,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去苗家坪赶集。其实,我现在的年龄已超过我记忆中父亲赶集时的年龄,他那时才五十来岁,身板硬朗,走路有劲,神清气爽,出门收拾一下,一副浑身清爽、朝气蓬勃的样子,给人信心、给人亲切、给人温暖。
父亲的性格还是很开朗的,70年代生活那么苦焦,很少见他长吁短叹,也没有在众人面前或家里人发牢骚、说怪话,他是正直、率真、畅亮、豪爽、利洒的人,没有坏毛病,是村人、队人、家中亲戚们愿意接近的人。
我现在非常想念父亲四五十岁时的英容笑貌,他有五个上学的孩子,有那么多繁重的劳务,但他有昂扬的精神状态,有干不完的活计,很少见父亲有生病不能出山的情况。我还十分羡慕父亲年轻、壮年时的神情、精神状态和积极进取、顽强斗争生活的精神。
别人的父亲也是好父亲,但我觉得我的父亲是更好的、最好的、最称职的父亲。他把自己一生的希望、信心都寄托在孩子们身上,都在顽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庭,他的一生既是平凡的,也是不平凡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因为他培养出了一个大学生,两个国家干部,他让他的子弟实现了他自己当年没有实现的梦想。他在四十二岁时就把儿子送入了大学,当了军官,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也是他最大的成就,最大的幸福,最骄傲的资本。
想念父亲,祝愿他和母亲在天国里过得快乐舒心。

2021年11月9日于西安浐灞想念父亲记之
2023年7月13日于乌鲁木齐录入博客以永远铭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