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北高原》:又到端午

(2023-06-22 11:51:26)
《陕北高原》:又到端午  

端午,是个甜蜜、温馨,充满爱和喜悦的节日。在黄土高原,不管谁家日月过得怎么样,在端午节一定要吃几个棕子。陕北人吃棕子,大概率是受中原汉民族农耕文明影响。陕北气候虽然干旱少雨,但在一些靠近沟渠有溪水较潮湿的台地、沟洼还是生长着成片的芋子林。我们村中,李文德老汉家的坡身底下有好大一片芋子林,每到盛夏,芋子林郁郁葱葱,直立挺拔,魏巍壮观,一道沟里平添绿荫生机。五月端午前后,四队的人,庄前里后的人都来他们家,或拿块二八毛钱买,或用七八十来个鸡蛋、或用一升新麦子兑换,弄点新鲜棕叶回去包棕子。在我的印象中,陕北人吃的是黄米棕子,即用大软黄米和红枣包棕子,用一种叫“马莲”的长茎来捆扎。通常五月初四晚上包好并煮到锅里,第二天一大早就可以吃了。陕北的棕子酥软甜蜜清香,直接可以当饭吃,大人小孩一次吃三四个没有问题。这是过端午节最主要的吃食。这个时节新麦子上来了,大多数人家除吃棕子外,还要吃猪肉白面。通常情况下端午节也就是夏至节令,天气已大热起来,一大早起来,受苦人山上劳动回来,要挽回来一些新鲜的艾草,扎成一几束悬挂在门窗、院墙等地方,浓郁的艾香清草味弥漫在整个院子里,顿时感受到了过节的味道。艾草是好东西,野生的艾草艾香可以驱逐各种有害的蚊虫,端午前后多采摘一些回来,把艾草辫成长辫挂起来,三伏天院子里睡觉点上一束,满院子艾烟弥漫,蚊虫不能近身,可保证受苦人睡个好觉。
后来在外地参加工作后,过端午节时再也没有家乡那种浓郁的过节氛围了,顶多吃几个从市场买回来的棕子。外地的棕子是用糯米做的,而且不包红枣,包些豆沙,有的甚至包些猪肉,实在是颠覆了传统的味蕾,让人有种说不上的感觉。看来,人的味蕾是幼年生活形成的,一旦要改变还是不适应的。棕子嘛,就应该是甜甜的、软软的、香香的,现在弄成咸不拉及的东西实在觉得不好吃,没有了过端午节的心情。
《淮南子》里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何因,地理环境异也。此话有理,同为端午节,南方人赛龙舟,敬祖祠,包各种食材的棕子享用。从端午节的传说历史看,南方人的端午节才是正宗过法,黄河流域的人们过端午节就显得有些简单了,无论是吃食,还是其它民俗活动,都没有南方人有较为正宗的仪式感、庄重感,此乃地理环境、生产水平、民风乡俗异也。
中国是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礼仪活动,这是他们在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中,为了适应当地生活生产需要而逐步形成的,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齐放,多元一体的象征。端午节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各地不同的纪念方式,恰好说明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统一性特征,只有多元一体才能保证各民族文化的蓬勃发展和永续兴旺。
怀念黄土高原上的端午节,怀念那甜甜的、软软的黄米棕子香!

2023年6月22日端午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