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典解读》:文学名著的社会价值及其它

(2023-04-04 10:20:24)
《精典解读》:文学名著的社会价值及其它  

被近现代中国人奉为圭臬的四大名著,即《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如果加上《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那就成六大名著了。是什么人最先提出四大名著,不得而知,但这几部古典文学名著,在近现代的中国可以说妇孺皆知,影响之大,受众之广,享誉之高,是其它历史文化文本无法比拟的。过去,由于职业生涯的原因,所读经典名著不多,多数古典名著只是知道大概思想,没有仔细阅读。除了以上罗列的名著外,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像《左传》《战国策》《二十五史》,像《老子》《庄子》《旬子》《列子》《孙子》,像《汉书》《后汉书》《史记》,像《说文解字》《昭明文选》《文心雕龙》《古文观止》,像《太平御览》《太平广记》《东华梦觉录》,像《山海经》《水经注》,像《三言两拍》《官场现形记》,像洪道明的《菜根谭》、陈继儒《小窗幽记》、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和李渔的《闲情偶寄》,等等。这么多的文学、史学名著,多数没有正儿八经读过,作为整天舞蹈文弄墨之人,岂不愧哉!至于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也没有研读多少,所以现在写起东西来,老是觉得像白开水一杯。
精读古典,是文史社会科学学者必须具有的修养,也是创作发展的基础。遗憾的是我们国家文化思想、国学教育没有具体的中小学课程安排,与民国期间的大学、民间书院教学内容也相差太远,使大多数学生缺少国学文化底子。“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大陆1952年以后高等教育体系、教育内容的调整,极大地损害了民国以来传统国学的继承和发展,这方面的成就甚至赶不上东亚的日本、韩国、港澳台国学的传承,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历史遗憾。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教育文化内容设制才逐步兴起传统国学的回归,才使《论语》《老子》《庄子》《诗经》《易经》《古文观止》《三言两拍》以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光贤文》《幼学琼林》《大学》《朱子家训》《千家诗》《唐诗三百首》《汉赋》《宋词》《元曲》等,才重登学台,重新进入国人思想文化、社会教育内容。现在,我们讲“四个自信”,其中的文化自信是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所以,对我们当代的中青年知识分子来讲,应该很好地进补一下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内容,这是新的时代、新的发展阶段新型知识分子必须具有的文化素质和学问修养。
历史文化传统是当代中国创新发展的基础,是中国特色,是华夏文明,是中国思想、文化、社会、制度自信发展的具体体现。当下,我们虽然进入耳顺之年,仍然要不懈余力学习研究传承国学文化,不断提高自身国学修养,以余生文化之努力,有益服务国家社会为快乐!

2021年4月4日于陕西榆林子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