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北文化》:榆林是个带香气的名字

(2023-02-08 13:09:34)
《陕北文化》:榆林是个带香气的名字  

什么时候知道榆林这个地方,大概是在上初中的时候 ,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青少年时当地的文化教育程度。知道榆林是个大地方,榆林管辖包括子洲县在内12个县的地级部门,是高中毕业、复习考大学前后的事了。至于对榆林这个地名有了感情和念想,那是在边地当兵一二十年以后,常与陕北老乡来往,密切关系以后,一听说是陕北老乡、榆林老乡就觉得特别亲近。可要说觉得榆林这个名字带有香气则是近四五年以来的事了。随着陕北文化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越来越觉得榆林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文化气息十分浓重,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是需要累世开发、累代研究,历久弥新的历史文化名城。
榆林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权威的资料介绍,明永乐六年(1408年),在今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这名始见于史。因当地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榆树柳树,故名。在陕北,由于干旱和半干旱自然气候条件,在山峁圪跶、河渠沟岔到处生长着极为耐旱的榆树柳树槐树枣树,其中榆槐林木、柳枣木最为常见,也最有价值。榆槐木可以做门窗箱柜,春天榆钱、槐花可以食用,晒干的榆树皮加工成粉和入黑白相间的饸饹面中以增加韧性。故,陕北本地群众十分喜爱榆槐树木,山峁圪梁、陡坡二坬,只要是能生长树木的地方,都栽种榆树、槐树、柳树、枣树。
我对榆林的喜爱还有另外一种文化情结。在陕北本地,祖宗坟莹陵地,大多种植松柏榆木。民间的说法,祖宗陵园如林木茂盛,绿树成荫,不仅是光秃秃大山里是一道绝艰的自然风景,而且能荫佑子孙后代幸福生活。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父亲在祖坟地里种植了一些榆槐树木,没承想数十年后,坟莹四周渐渐有了绿色,其中有一棵榆树长势最旺,直径尺余,树冠数丈之高。父母去世后,坟莹前就是这棵大榆树下,我时常叮咛在家守户的大妹和妹夫,要好生养护此树,及时修剪护理,使其郁郁葱葱,慰为壮观,以福佑我们的子孙后代平安幸福生活。
在我看来,榆林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树,灵魂之根。据传,榆林胡家来源于明成化年间,安徽安庆有胡氏二兄弟随军屯来榆林。一个后居榆林横山堡,一个落脚绥德西川香水坪,我们是属于绥德西川香水坪胡家的后裔。从全国百家姓查询,胡姓排名158位,2020年全国人口姓氏统计,胡姓占中国大陆地区汉族总人口1.31%,排名第13位,是中国大陆地区超过总人口1%的19个姓氏之一。陕北在明代初期,从全国各地大量迁徙民户充实到战乱后人员稀少的陕北地区,其中长江流域的安徽人口稠密之地就向北迁徙了大量民户。榆林胡氏来源考证可靠,我们大理河流域胡家也算是榆林卫的老户了。
说榆林,从根本上讲还是从军事防卫的功能上明硧榆林在古代中国的战略地位,是秦汉时期的北方的门户,在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特别是在辽、金、西夏、蒙元时期,榆林一直是战火燃烧,拉锯征伐之地,因此有秦直道、有统万城、有明长城、有榆林卫。榆林乃天下雄镇也。
从小吃过榆钱、榆皮面,家用农具多用榆木也,就连祖坟上的榆林巨冠也在荫佑着我们的后辈子孙。我爱榆林,因为榆林通身透出淡淡的香气。

2023年2月8日于乌鲁木齐新泉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