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纪事》:移交地方
(2022-12-23 19:46:42)《塞上纪事》:移交地方
1980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23日,整整在部队生活42年。虽然是2016年8月8日命令宣布,我已到最高服役年限,退出现役休息,但一直到2022年12月23日,也就是今天才正式办手续移交地方。忆往昔,42年前,19岁的毛头小伙子提一捆书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来到乌鲁木齐碱泉一街步兵学校,入校即入伍,自此穿部队的军装、吃部队的饭,从乌鲁木齐军校到伊犁,从伊犁到乌鲁木齐军区机关,从乌鲁木齐军区机关到库车,再回伊犁,再回军区机关,再到南疆和田、马州,再回乌鲁木齐步兵学校旁的30分部,一直到2016年退休至2022年正式移交地方。从1980年9月入校入伍,想不到42年后又回到了地方,成了真正的普通老百姓。近日妻调侃我曰:“你平时趾高气扬,老是说是部队领导,现在终于和我一样了,成为普通百姓,该干啥干啥,再不要摆官架子了!”虽然六年前已离开部队工作,已回归到地方生活,但因工资关系在部队,还算是部队管理的人。现在好了,彻底离开了部队到了地方,真正回归了百姓日常生活。
能有什么感受呢?退休六年来这些感叹和感想写了不少,再没有新的思想、新的感慨。“铁打的银盘流水的兵”,这是自然规律。好在从一入伍,一直干到退休,也算是职业军人了。自己把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部队,献给了国防事业,不管成绩有多少,官当得大与小,但终久是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前半生,这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忆往昔,一身戎装走遍天山南北为国守防无怨无悔;看未来,百战归来再度春夏秋冬读诗书有声有色。”
从此以后,内心世界彻底平静了,专心思考读书写作与健康养生的事情,争取早日完成《战区战略十日谈》《民国新疆三枭雄》《远去的陕北民间往事》写作任务,尔后在《走过天山南北》《陕北历史文化研究十二讲》和文化散文《北京文明笔记》《江南文化笔记》《秦岭文化笔记》以及《明清徽商晋商文化沉钩》《中国近代官商结合的典型范式---以胡雪岩、盛宣怀、张謇为例》《中国海外移民文化沉思》《中国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之历史画卷》《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时代意义》《自然文明与自然科学进步》等课题研究上下功夫出成效。
2022年12月23日于乌鲁木齐新泉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