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园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也说历史研究的目的
(2022-11-16 11:42:58)《史学园地》: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也说历史研究的目的
之所以研究和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史学研究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脱离现实,纯粹在故纸堆里转圈圈的问题。否则,也不会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问题。从事物的本质规律上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性,自然和社会中不存在无目的的行为。动植物的一切自然生命运动皆是为了生存,人与自然不同的地方是,人既然为了生存,还要谋求发展。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争夺生存权和发展权。当我们明白了这些,就应该懂得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就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何还长期解决不好,时常要重提呢?其原因就是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我们的不少历史研究者还是纯粹在做”师古、稽古“的工作。当然,做任何事情不能想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史学研究有史学研究的内容和客观规律,我们不能违反这些客观规律。那么,史学研究到底应把握那些客观规律呢?窃以为:一是明确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现实服务的,也就是史家常说的”师古“是为了”随时“,离开”随时“的”师古“是没有意义的。这是史学家研究历史必须把握的根本性问题。二是要明确史学自身是一个完备的无数大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就要有其完整性。促使史学系统自身的完备和发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否则达不到研究历史服务现实的目的。三是历史研究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历史时期和阶段有一个历史时期和阶段的任务。如二十世纪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它这个历史阶段的任务,它是在总结二十世纪以前历史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取得新的成果,但这个成果只是二十世纪这个特定的社会时期的成果,不可能是历史研究的全部成果。四是历史研究是无穷尽的。因为受人类社会生产、技术和科学水平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穷尽和还原历史上的一切本真,如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甲骨文的出现,就彻底颠覆了人们几千年对中国一些传统文化本真的认识,历史典籍的重现,特别是地下考古资料的出土,会给历史研究带来全新的课题和内容。我们现在都在猜说,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集》真迹在唐代武则天墓中,现在我们学习和临摹的是仿本,有一天书圣《兰亭序集》真迹出土,那会给史学、文学、书法史研究带来全新的变化。这就是历史研究无穷尽的原因。
当我们明白了这些基本的原理以后,就会对历史研究的功用和目的有一个全面而科学的认识:历史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现实服务的,知识分子尚崇的脱离政治研究学问是不完全正确的。历史研究是一个大系统,大系统里有子系统,子系统里有更微观的内容,只有把微观和子系统的研究做好,才能保证大系统的完整建构,形成科学研究的大厦。所以,我们应坚持的是大系统和子系统的结合,细节和整体的结合,史实、史论、史学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会通古今、有用于世。
2022年11月16日于乌鲁木齐东郊翠泉路4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