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师》:也说国学大师冯其庸
(2022-08-29 12:48:57)《仰望大师》:也说国学大师冯其庸
人的一生很长,也很短,但只要能做好一两件事,此生便是有价值的。故里本族生金大叔84岁办完第七个儿子的婚事,多喝了几杯酒,当晚睡在热炕上就长眼了。第二天,众人都说,生金大叔办完了他一生最后一件事,终于心满意足走了,他是一个幸福的人。我因熟悉生金大叔,从我们记事起,就一直衣履蓝露,终年腰间系统一草绳,或背庄稼,或背石头,为的是给每一个儿子修一孔窑洞,娶过一个媳妇,就这样凭着坚定的信念,筚路蓝缕几十年,终于完成了他一生的任务,从黄土地来,又回到了黄土地。
由此想到了国学大师冯其庸的一生。读了不下十多篇介绍冯先生学术人生的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冯其庸少年时的贫穷和诗书的艰辛。经过一段苦难的岁月,年过九旬的冯先生,每每说起母亲因无米下锅在厨房暗自抹泪的情景时,都会难以自抑地哽咽片刻。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瓜饭楼”,为的是不忘早年“以瓜当饭”的艰难岁月。早年的苦难,为冯先生提供了巨大的人生动力。出生“稻香世家”的冯先生很早就懂得了上学才有未来的道理,他把少年时当亡国奴的滋味牢记心里,发愤读书学习,在青少年时就打下了国学的良好基础。
国学、红学、历史学,书法、绘画、摄影,读书、田野考察、写作,学问纵横交错、水乳交融终其一生。他没有上过正规大学,没有出国留学,但凭其顽强的毅力,几十年苦学不辍,耕耘不止,终成一代鸿儒,响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
冯先生一生的成功,一是苦读。坚持通识和经典并重,系统学习了《国学概论》《文字学》《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版本目录学》《中国哲学史》《西洋文学史》《中国韵文学》《音韵学》这些通识课,还选修了《论语》《孟子》《文史通义》《荀子》《王荆公文》《毛诗》《左传》《史记》《礼记》《史通》《老子》《昭明文选》《韩昌黎文》《吕氏春秋》《韩非子》《尚书》《周易》《尔雅》《汉书》《楚辞》这些古典,为他一生的学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名师引导。早年他的语文老师张潮象、绘画老师诸健秋,后来到无锡国专的校长唐文治,以及王遽常、钱仲联、夏承焘、饶宗颐等师友交往学习,使他的学问大长。三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他在人大国学院创立的三个办学路径,即导师制,加强师生的联系;游学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扎实学风;办国学论坛,领略大师风采,博采众家之长。这是独一无二的。冯先生十到新疆田野考察是许多学者达不到的。冯先生在国学、红学、历史学以及书法、绘画、摄影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一般学者达不到的。
一生既长也短,能在有生之年做成一两件事,此乃幸也。
敬仰冯其庸先生,真正的一代国学大师!
2022年8月28日于乌鲁木齐新泉居

加载中…